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大连建设清洁能源创业孵化基地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企业孵化器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2页 |
1.3 国内外专业企业孵化器建设状况 | 第12-15页 |
1.3.1 国内专业企业孵化器建设状况 | 第12-14页 |
1.3.2 国外专业企业孵化器建设状况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企业孵化器的理论概述 | 第17-27页 |
2.1 企业孵化器的概念 | 第17-19页 |
2.1.1 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进程 | 第17页 |
2.1.2 企业孵化器的内涵 | 第17-18页 |
2.1.3 企业孵化器的分类 | 第18-19页 |
2.2 企业孵化器的孵化过程及作用 | 第19-24页 |
2.2.1 入孵选择 | 第20页 |
2.2.2 培育和孵化 | 第20-22页 |
2.2.3 毕业和退出 | 第22页 |
2.2.4 企业孵化器的孵化机理与作用 | 第22-24页 |
2.3 清洁能源创业企业孵化器的界定 | 第24-27页 |
2.3.1 企业孵化器的界定 | 第24-25页 |
2.3.2 清洁能源企业孵化器的界定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大连建设清洁能源创业孵化基地SWOT分析 | 第27-35页 |
3.1 大连建设清洁能源创业孵化基地的优势分析 | 第27-30页 |
3.1.1 大连市高度重视清洁能源的发展 | 第27页 |
3.1.2 大连市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初现雏形 | 第27-28页 |
3.1.3 大连市具有深厚的科研技术研究环境 | 第28-29页 |
3.1.4 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基础良好 | 第29-30页 |
3.2 大连建设清洁能源创业孵化基地的劣势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2.1 投资主体欠多元化 | 第30-31页 |
3.2.2 缺乏激励机制,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科技、管理人才 | 第31页 |
3.2.3 管理与市场化程度低,资源配置能力弱 | 第31页 |
3.3 大连建设清洁能源创业孵化基地的机会分析 | 第31-33页 |
3.3.1 行业总体发展前景良好、市场广阔 | 第31-32页 |
3.3.2 政府扶持力度加大 | 第32页 |
3.3.3 资金投入高,融资渠道增多 | 第32-33页 |
3.4 大连建设清洁能源创业孵化基地的威胁分析 | 第33页 |
3.4.1 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 | 第33页 |
3.4.2 专业化、社会化服务不足 | 第33页 |
3.4.3 发展机制不健全,产业链还需完善 | 第33页 |
3.5 结合SWOT分析提出的发展建议 | 第33-35页 |
第4章 建设大连清洁能源创业孵化基地的方案设计 | 第35-46页 |
4.1 大连清洁能源创业孵化基地的定位 | 第35-36页 |
4.2 大连清洁能源创业孵化基地的发展目标 | 第36页 |
4.3 大连清洁能源创业孵化基地的设计理念 | 第36-37页 |
4.4 大连清洁能源创业孵化基地的服务模式设计 | 第37-45页 |
4.4.1 总体服务模式设计 | 第37-39页 |
4.4.2 大连清洁能源创业投资基金 | 第39页 |
4.4.3 企业外包服务体系设计 | 第39-42页 |
4.4.4 产业互动服务体系设计 | 第42-44页 |
4.4.5 政策投放服务体系设计 | 第44-45页 |
4.5 大连清洁能源创业孵化基地网络平台设计 | 第45-46页 |
第5章 促进大连清洁能源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对策 | 第46-49页 |
5.1 发挥大连清洁能源创业投资基金在产业发展中的基金引导作用 | 第46-47页 |
5.2 建立实体和虚拟并存的双重孵化模式 | 第47页 |
5.3 通过打造产业聚集发展环境拉动清洁能源产业的成长与发展 | 第47-48页 |
5.4 创造大连清洁能源科技研发链条的整体竞争优势 | 第48-49页 |
第6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49-51页 |
6.1 结论 | 第49-50页 |
6.2 本论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