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金融法论文--证券管理法令论文

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问题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第2章 上市公司退市的基础理论第13-18页
    2.1 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内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上市公司退市的概念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特征第13-14页
    2.2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法律价值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秩序价值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效率价值第15-16页
    2.3 上市公司退市的形式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自愿退市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强制退市第17-18页
第3章 成熟证券市场国家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第18-25页
    3.1 美国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退出机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纳斯达克(NASDAQ)的退出机制第20-21页
    3.2 英国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伦敦证券交易所的退市标准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伦敦证券交易所的退市程序第21-22页
    3.3 日本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东京证券交易所的退市标准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东京证券交易所的退市程序第22-23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23-25页
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及其存在的缺陷第25-32页
    4.1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我国上市公司的退市标准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我国上市公司的退市程序第27-29页
    4.2 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的缺陷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退市决定权主体在实践中不确定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上市退市标准的缺陷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退市的程序中缺乏对上市公司的保护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退市“出口”不畅第31-32页
第5章 完善我国退市法律制度的建议第32-40页
    5.1 对上市公司退市标准的完善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将“累计亏损”作为上市公司退市的核心标准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适当增加上市公司退市指标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明确退市标准中的数量值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增加非数量值第33-34页
    5.2 对上市公司退市程序方面的完善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明确交易所为退市决定权主体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明确上市公司退市听证的权利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建立有效的退市缓冲机制第35页
    5.3 对上市公司退市的配套法律制度的完善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完善公司的并购法律制度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第38-40页
结语第40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4页
致谢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信托制度在旧城改造中的运用研究
下一篇:社保基金监管法律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