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第2章 晚明社会与阳明心学 | 第11-23页 |
2.1 社会风尚 | 第11-14页 |
2.2 阳明心学及其展开 | 第14-23页 |
2.2.1 自信本心 | 第18-19页 |
2.2.2 知行合一 | 第19-20页 |
2.2.3 面向生活本身 | 第20-23页 |
第3章 心学的美学精神 | 第23-38页 |
3.1 美学精神 | 第23-32页 |
3.1.1 审美境界:有我之境 | 第24-27页 |
3.1.2 审美风格:自然 | 第27-29页 |
3.1.3 审美创作:无法 | 第29-32页 |
3.2 晚明思潮中的书法身份 | 第32-38页 |
第4章 心学思潮中的晚明书论 | 第38-56页 |
4.1 风气之先徐渭 | 第39-41页 |
4.2 性灵派:李日华 | 第41-44页 |
4.3 矛盾的项穆和赵宦光 | 第44-48页 |
4.4 审美独立:汤临初“形势”论 | 第48-49页 |
4.5 关于董其昌 | 第49-53页 |
4.6 余音:王铎 | 第53-56页 |
结语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谢辞 | 第60-6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著 | 第62-63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