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级教师王崧舟成长经验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3页 |
一、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(一)研究缘起 | 第8-9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| 第10-12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王崧舟专业成长的轨迹 | 第13-27页 |
一、“语感教学”的实践与反思 | 第13-17页 |
(一)“语感教学”的提出 | 第13-14页 |
(二)“语感教学”的研究与实践 | 第14-17页 |
(一)理论构建 | 第14-15页 |
(二)实践摸索 | 第15-17页 |
(三)启示与反思 | 第17页 |
二、“诗意语文”的倡导与实践 | 第17-23页 |
(一)“诗意语文”的提出 | 第18-19页 |
(二)“诗意语文”的实践 | 第19-23页 |
(三)启示与反思 | 第23页 |
三、“新成功教育”的试验与追求 | 第23-27页 |
(一)用新的管理理念立“心” | 第24-25页 |
(二)用新的价值观育人 | 第25-26页 |
(三)启示与反思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王崧舟专业成长的经验 | 第27-37页 |
一、在读书中成长 | 第27-29页 |
(一)正确的读书目的观 | 第28页 |
(二)正确的读书时间观 | 第28页 |
(三)随性读书的态度观 | 第28-29页 |
二、在实践中成长 | 第29-33页 |
(一)在教学实践中成长 | 第30-32页 |
(二)在研修实践中成长 | 第32-33页 |
三、在改革中成长 | 第33-37页 |
(一)变知识搬运为意义探寻 | 第33-34页 |
(二)变理性泛滥为感性复活 | 第34-35页 |
(三)变单向灌输为生命对话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王崧舟专业成长的影响 | 第37-42页 |
一、“杭派语文”的打造 | 第37-38页 |
二、王崧舟特级教师工作室的运营 | 第38-40页 |
(一)依托网络 | 第39页 |
(二)整合资源 | 第39页 |
(三)递进研修 | 第39页 |
(四)多平台、多路径 | 第39-40页 |
三、王崧舟对培养卓越教师的展望 | 第40-42页 |
(一)想寻找思想的新突破 | 第40页 |
(二)想做个“好学者” | 第40页 |
(三)想编最好的语文教材 | 第40-42页 |
结论 | 第42-45页 |
一、要有高远的人生境界 | 第42页 |
二、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| 第42-43页 |
三、要用问题意识来创新教研 | 第43页 |
四、要时常进行教学反思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后记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