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引言 | 第10页 |
1.2 悬索桥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| 第10-14页 |
1.2.1 悬索桥的发展历史 | 第10-11页 |
1.2.2 发展现状及趋势 | 第11-14页 |
1.3 悬索桥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4 存在和还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16页 |
1.5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16-20页 |
1.5.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5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20页 |
第2章 悬索桥抗震分析理论 | 第20-30页 |
2.1 引言 | 第20页 |
2.2 悬索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方法 | 第20-23页 |
2.2.1 概述 | 第20页 |
2.2.2 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步骤 | 第20-21页 |
2.2.3 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2.2.4 合理成桥状态确定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3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4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理论 | 第24-28页 |
2.4.1 反应谱分析方法 | 第24-27页 |
2.4.2 时程分析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大跨度悬索桥抗震性能分析 | 第30-76页 |
3.1 引言 | 第30页 |
3.2 桥梁简介 | 第30-31页 |
3.3 有限元建模及合理成桥状态确定 | 第31-33页 |
3.4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| 第33-37页 |
3.5 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| 第37-68页 |
3.5.1 地震动输入 | 第37页 |
3.5.2 反应谱分析 | 第37-49页 |
3.5.3 时程分析 | 第49-65页 |
3.5.4 结果比较 | 第65-68页 |
3.6 与相同主跨其它桥型抗震性能的比较 | 第68-74页 |
3.6.1 斜拉桥 | 第68-70页 |
3.6.2 斜拉-悬吊协作体系 | 第70-71页 |
3.6.3 结果比较 | 第71-74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第4章 大跨度悬索桥抗震性能的结构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| 第76-90页 |
4.1 引言 | 第76页 |
4.2 大跨度悬索桥抗震性能的参数分析 | 第76-89页 |
4.2.1 桥跨布置 | 第76-78页 |
4.2.2 主缆矢跨比 | 第78-80页 |
4.2.3 边主跨比 | 第80-82页 |
4.2.4 加劲梁高度 | 第82-85页 |
4.2.5 中央扣 | 第85-87页 |
4.2.6 主梁支承方式 | 第87-89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89-90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0-92页 |
5.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| 第90-91页 |
5.1.1 悬索桥地震反应分析 | 第90页 |
5.1.2 悬索桥抗震性能结构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| 第90-91页 |
5.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及建议 | 第91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4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94-96页 |
致谢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