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委婉语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9-11页 |
第一节 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第二节 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第三节 论文结构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委婉语研究综述 | 第11-23页 |
第一节 禁忌语与委婉语简介 | 第11-17页 |
一、禁忌语 | 第11-12页 |
二、委婉语 | 第12-17页 |
(一)委婉语的定义 | 第12-13页 |
(二)委婉语的构造方法与构造原则 | 第13-16页 |
(三)委婉语的分类 | 第16-17页 |
(四)委婉语的变化规律 | 第17页 |
第二节 不同视角的委婉语研究 | 第17-22页 |
一、词典研究 | 第18页 |
二、修辞研究 | 第18-19页 |
三、语义研究 | 第19-20页 |
四、语用研究 | 第20页 |
五、社会心理研究 | 第20-21页 |
六、认知研究 | 第21-2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原型范畴理论 | 第23-32页 |
第一节 范畴与范畴化 | 第23-25页 |
一、范畴 | 第23-24页 |
二、范畴化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原型范畴理论 | 第25-31页 |
一、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理论 | 第26-27页 |
二、Berlin和Kay对颜色范畴的研究 | 第27-28页 |
三、Rosch和Labov的研究 | 第28-30页 |
四、完型感知 | 第30-3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委婉语的分析 | 第32-47页 |
第一节 语音范畴、语义范畴与委婉语 | 第32-35页 |
一、语音范畴与委婉语 | 第32-34页 |
二、语义范畴与委婉语 | 第34-35页 |
第二节 英语委婉语实例分析 | 第35-46页 |
一、语音手段构造的英语委婉语 | 第35-40页 |
(一)曲读异拼法 | 第36-37页 |
(二)截短法 | 第37-38页 |
(三)首字母组合法 | 第38-39页 |
(四)押韵替代法 | 第39-40页 |
二、语义手段构造的英语委婉语 | 第40-46页 |
(一)同义词替代法 | 第40-41页 |
(二)借词法 | 第41-42页 |
(三)模糊词语法 | 第42-43页 |
(四)比喻法 | 第43-44页 |
(五)低调说法 | 第44-4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结语 | 第47-50页 |
第一节 研究成果 | 第47-48页 |
第二节 研究不足 | 第48页 |
第三节 研究前景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