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9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9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1.3.3 文献评述 | 第18-19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9-22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22-27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2-24页 |
2.1.1 盈余 | 第22页 |
2.1.2 盈余质量 | 第22-23页 |
2.1.3 盈余质量评价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1.4 现金股利 | 第24页 |
2.2 发放现金股利与盈余质量相关性的理论基础 | 第24-27页 |
2.2.1 MM股利无关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2.2 信号传递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2.3 公司治理理论 | 第26页 |
2.2.4 代理理论 | 第26-27页 |
3 现金股利与盈余质量关系定性分析 | 第27-32页 |
3.1 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现状 | 第27-29页 |
3.1.1 发放现金股利上市公司比例上升但比重不高 | 第27页 |
3.1.2 发放现金股利稳定性较差 | 第27-28页 |
3.1.3 股利支付率较低 | 第28页 |
3.1.4 市场对现金股利敏感程度较低 | 第28-29页 |
3.2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现状 | 第29-31页 |
3.2.1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强导致盈余质量较弱 | 第29-30页 |
3.2.2 从现金流量可见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较差 | 第30-31页 |
3.3 现金股利与盈余质量的关系 | 第31-32页 |
3.3.1 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或有更好的盈余质量 | 第31页 |
3.3.2 盈余质量高的上市公司有意愿发放支付率更高的现金股利 | 第31-32页 |
4 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与盈余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 | 第32-40页 |
4.1 假设提出 | 第32-33页 |
4.2 变量设计与样本选取 | 第33-34页 |
4.2.1 变量设计 | 第33页 |
4.2.2 样本选取 | 第33-34页 |
4.3 模型设计 | 第34-35页 |
4.4 实证分析 | 第35-39页 |
4.4.1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4.2 多元回归分析 | 第36-39页 |
4.5 实证主要结论 | 第39-40页 |
5 完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与盈余质量的相关建议 | 第40-43页 |
5.1 宏观层面建议 | 第40-41页 |
5.1.1 坚持宏观政策适当干预 | 第40页 |
5.1.2 进一步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| 第40页 |
5.1.3 引导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 | 第40-41页 |
5.2 微观层面建议 | 第41-43页 |
5.2.1 企业通过提高现金流量改善盈余质量 | 第41页 |
5.2.2 企业提高赢利能力且扩大市场融资渠道 | 第41-42页 |
5.2.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改革股权结构 | 第42页 |
5.2.4 制定可持续稳定执行的股利政策 | 第42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