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社交网络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(一)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(二)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(三)研究现状的有关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2. 关于社交网络的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(四)研究方法第12页
    (五)创新之处第12-13页
一、相关理论概述第13-20页
    (一)社交网络的内涵和分类及特点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 社交网络内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 社交网络的分类及特点第14-15页
    (二)社交网络载体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 载体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3. 社交网络载体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4. 社交网络载体的特征第17-18页
    (三)社交网络载体分类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 即时通讯工具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 微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 社交网站第19-20页
二、社交网络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第20-28页
    (一)社交网络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领域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 社交网络载体在校园信息发布中的应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 社交网络载体在校园舆论引导中的应用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 社交网络在大学生自我教育中的应用第21-22页
    (二)社交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类型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 基于博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 基于微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23-24页
    (三)社交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 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 增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 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第25页
    (四)社交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 社交网络引发的道德失范问题对道德和法制提出了挑战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 社交网络给高校师生的媒介素养带来挑战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挑战第27-28页
三、社交网络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28-32页
    (一)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被削弱第28-29页
    (二)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被降低第29页
    (三)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容欠缺第29-30页
    (四)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不力第30-32页
四、高校应用社交网络载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对策第32-38页
    (一)以载体建设着眼点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 明确高校载体的建设原则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 探寻载体的建设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 掌握载体的科学建设手段第33页
    (二)从运用载体出发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 运用社交网络及时发布信息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 运用社交网络将微距离拉近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 运用社交网络构建教育平台第34-35页
    (三)从载体教育内容着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 以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为本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第35-36页
    (四)从载体管理着力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制度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 完善对社交网络载体的监管制度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 强化对社交网络载体的监督机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 提高社交网络载体管理人员能力第37-38页
结语第38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2页
附录第42-43页
致谢第43-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研究
下一篇:我国师范类本科院校校长群体特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