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 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农民工福利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| 第19-25页 |
2.1 我国农民工福利现状与诉求分析 | 第19-22页 |
2.1.1 农民工福利诉求分析 | 第19-21页 |
2.1.2 农民工福利现状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2 农民工福利的存在问题及原因 | 第22-24页 |
2.2.1 农民工福利的存在问题 | 第22-23页 |
2.2.2 农民工福利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23-24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农民工福利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构建 | 第25-38页 |
3.1 阿马蒂亚·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| 第25-28页 |
3.1.1 西方福利经济理论 | 第25-26页 |
3.1.2 可行能力理论概述 | 第26-28页 |
3.2 基于多重共线性检验方法的指标筛选 | 第28-35页 |
3.2.1 基于可行能力的初始指标建立 | 第28-29页 |
3.2.2 多重共线性检验方法 | 第29-31页 |
3.2.3 基于多重共线性检验方法的指标筛选 | 第31-35页 |
3.3 农民工福利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构建 | 第35-3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4章 农民工福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| 第38-53页 |
4.1 问卷设计与赋值 | 第38-42页 |
4.1.1 问卷设计 | 第38页 |
4.1.2 问卷赋值 | 第38-40页 |
4.1.3 问卷预测 | 第40-42页 |
4.2 数据分析 | 第42-46页 |
4.2.1 样本特征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2.2 信度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2.3 效度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3 结果分析 | 第46-51页 |
4.3.1 拟合度检验 | 第46-47页 |
4.3.2 模型修正 | 第47-50页 |
4.3.3 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5章 改善农民工福利的对策建议 | 第53-58页 |
5.1 从政策制度方面改善农民工福利 | 第53-54页 |
5.1.1 医疗因素方面 | 第53页 |
5.1.2 安全因素方面 | 第53-54页 |
5.1.3 教育因素方面 | 第54页 |
5.2 从社会环境方面改善农民工福利 | 第54-56页 |
5.2.1 加强农民工福利的宣传力度 | 第54-55页 |
5.2.2 建立改善农民工福利的相关机制 | 第55-56页 |
5.3 从心理调适方面改善农民工福利 | 第56-57页 |
5.3.1 城镇居民心理调适 | 第56页 |
5.3.2 农民工自身心理调适 | 第56-5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结论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附录 | 第64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