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8-12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9-10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9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1.3 创新与不足 | 第10-12页 |
1.3.1 创新点 | 第10页 |
1.3.2 不足点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| 第12-21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2-14页 |
2.1.1 调整成本的定义 | 第12页 |
2.1.2 农民收入的定义 | 第12页 |
2.1.3 农产品定义及范围界定 | 第12-14页 |
2.2 农产品贸易开放、调整成本、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 | 第14-16页 |
2.3 文献综述 | 第16-21页 |
2.3.1 贸易自由化的经济影响 | 第16页 |
2.3.2 贸易开放引致的调整成本研究 | 第16-18页 |
2.3.3 贸易开放对农民收入影响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3.4 贸易开放对收入差距影响研究 | 第19页 |
2.3.5 文献评述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| 第21-33页 |
3.1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| 第21-28页 |
3.1.1 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| 第21-22页 |
3.1.2 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 | 第22-25页 |
3.1.3 我国农产品贸易开放的地区差异 | 第25-28页 |
3.2 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| 第28-31页 |
3.2.1 我国农民收入的总体情况 | 第28-30页 |
3.2.2 我国农民收入的地区差异 | 第30-31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贸易开放引致的调整成本问题分析 | 第33-43页 |
4.1 调整成本的测量方法:平滑调整假说 | 第33-34页 |
4.2 “平滑调整假说”在中国农业部门的适用性检验 | 第34-40页 |
4.2.1 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| 第34-36页 |
4.2.2 数据来源 | 第36-37页 |
4.2.3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37-40页 |
4.3 我国农产品贸易调整成本的测算与分析 | 第40-42页 |
4.3.1 地区比较 | 第40-41页 |
4.3.2 产品比较 | 第41-4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五章 调整成本视角下贸易开放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| 第43-51页 |
5.1 农产品贸易开放、调整成本、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 | 第43-50页 |
5.1.1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取 | 第43-44页 |
5.1.2 数据来源 | 第44页 |
5.1.3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 | 第44-45页 |
5.1.4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45-50页 |
5.2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51-56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51-52页 |
6.2 政策建议 | 第52-56页 |
6.2.1 从农产品贸易开放角度提出的政策建议 | 第52-53页 |
6.2.2 从财政农业投资角度提出的政策建议 | 第53-54页 |
6.2.3 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角度提出的政策建议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1-62页 |
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