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2.3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座椅腰部支撑装置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| 第17-31页 |
2.1 概述 | 第17-18页 |
2.2 腰部支撑机构设计要求 | 第18-19页 |
2.2.1 基本功能要求 | 第18-19页 |
2.2.2 舒适性要求 | 第19页 |
2.3 腰部支撑机构的设计 | 第19-20页 |
2.3.1 支撑位置的确定 | 第19页 |
2.3.2 结构参数的确定 | 第19-20页 |
2.4 腰部支撑机构的建模 | 第20-22页 |
2.5 汽车座椅有限元分析 | 第22-29页 |
2.5.1 有限元建模流程与原则 | 第22-23页 |
2.5.2 汽车座椅骨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23-28页 |
2.5.3 座椅结构的静态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6 腰部支撑机构的制造 | 第29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振动肌肉疲劳实验设计 | 第31-51页 |
3.1 振动肌肉疲劳与表面肌电信号 | 第31-34页 |
3.1.1 振动肌肉疲劳 | 第31-32页 |
3.1.2 表面肌电信号产生机理 | 第32-33页 |
3.1.3 表面肌电信号的采集 | 第33-34页 |
3.2 肌肉疲劳实验对象 | 第34-35页 |
3.3 振动实验设备 | 第35-40页 |
3.4 振动实验方案 | 第40-45页 |
3.4.1 基于不同腰部支撑量的振动肌肉疲劳实验 | 第41-44页 |
3.4.2 基于不同腰部支撑量的振动加速度传递实验 | 第44-45页 |
3.5 表面肌电信号的预处理过程 | 第45-4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4章 表面肌电信号的时域处理与分析 | 第51-65页 |
4.1 肌肉疲劳的时域评价指标 | 第51-52页 |
4.1.1 均方根值 | 第51页 |
4.1.2 积分值 | 第51-52页 |
4.2 时域分析结果 | 第52-63页 |
4.3 时域分析结论 | 第6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5章 表面肌电信号的频域处理与分析 | 第65-73页 |
5.1 肌肉疲劳的频域评价指标 | 第65-67页 |
5.1.1 平均频率 | 第65-66页 |
5.1.2 中值频率 | 第66-67页 |
5.2 频域分析结果 | 第67-71页 |
5.3 频域分析结论 | 第71-7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6章 振动加速度的传递 | 第73-79页 |
6.1 振动加速度 | 第73页 |
6.2 振动加速度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| 第73-78页 |
6.2.1 Z轴方向 | 第74-76页 |
6.2.2 X轴方向 | 第76-78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7.1 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 | 第79-80页 |
7.2 展望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7页 |
致谢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