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史论文

近代关中农村经济变迁研究(1927~1937)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10-27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现状第12-19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思路、方法、理论依据第19-22页
    四、研究特色与创新第22-24页
    五、主要史料第24-27页
第一章 近代关中农业区位分析第27-36页
    1.1 自然环境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地形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气候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河流第29-30页
    1.2 社会环境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县级区划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人口状况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交通条件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政治环境第33-36页
第二章 农业的近代化:关中农村经济趋势第36-82页
    2.1 土地关系第36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土地分配第37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土地租佃第44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土地价格第51-54页
    2.2 农业生产第54-7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田场结构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土地利用和商品化第60-73页
    2.3 近代手工业第73-8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手工纺织业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其他农家手工业第75-7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家庭手工业的绩效第79-82页
第三章 新农业的曙光:关中农业合作运动第82-119页
    3.1 合作事业的初步发展第82-10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合作事业的行政机制第82-9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合作组织的治理实际第95-9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第98-102页
    3.2 合作事业的困境与前景第102-10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普通农民的质疑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合作事业的办理困境第104-10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脱离合作困境的策略第107-108页
    3.3 农业合作的绩效评估第108-11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农村经济生活得到改善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农村金融得到一定活跃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关中农业的新方向:棉花产销合作社第112-119页
第四章 近代化的悖论:地方财税改革与农民赋税负担第119-138页
    4.1 地方财政行为第119-1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地方财政的概念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地方财政体系第120-1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乡村政治的财政成本第124-126页
    4.2 农民的赋税负担第126-1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正税第127-1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附加税第130-1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临时摊派第132-133页
    4.3 苛捐杂税对农村经济的破坏第133-138页
第五章 逆境中的挣扎:关中农户家庭收支与债务第138-150页
    5.1 关中农户的家庭收支第138-1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家庭收入水平第138-1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家庭支出情况第139-141页
    5.2 关中农户的家庭负债第141-1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负债情况第141-1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负债原因与效用第143-1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借贷形式与来源第144-148页
    5.3 利率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第148-150页
第六章 有价值的变迁:制度与技术对关中农业的贡献第150-223页
    6.1 近代化的农政政策第150-17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新型农业行政体系的构建第150-16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复兴农业的政策措施第162-17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农业制度变迁的绩效第175-176页
    6.2 近代水利兴修与农业科技推广第176-20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关中水利灌溉的恢复与建设第177-18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农业科学技术的引进与推广第186-19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近代农业院校的初建第195-201页
    6.3 近代交通、金融与市场第201-22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近代交通运输的发展第201-20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近代金融的发展第205-21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农产品市场贸易的近代化转型第215-223页
结论第223-233页
    一、农村经济变迁的时代特征第223-228页
    二、近代化的代价:作为压榨者的政府第228-233页
参考文献第233-244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244-245页
致谢第245页

论文共2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直觉模糊理论的信任评估方法研究
下一篇:基于协同思想的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