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制动系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国外制动系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2 国内制动系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| 第16-18页 |
1.3.1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3.2 课题研究依据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3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| 第18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制动泵及其总成性能检测方案设计 | 第19-37页 |
2.1 制动器概述 | 第19-24页 |
2.1.1 制动器的分类及应用 | 第19-21页 |
2.1.2 液压制动系统工作原理与结构性能分析 | 第21-24页 |
2.2 制动泵性能试验台设计标准与要求 | 第24-25页 |
2.2.1 台架试验对象 | 第24-25页 |
2.2.2 台架试验项目与要求 | 第25页 |
2.3 制动泵性能台架测试方案初步设计 | 第25-29页 |
2.3.1 台架整体初步布置方案 | 第26-28页 |
2.3.2 试验设备选择 | 第28-29页 |
2.4 制动泵低压密封性与空行程测试原理与方法 | 第29-33页 |
2.4.1 制动泵橡胶皮碗密封原理 | 第29页 |
2.4.2 制定泵低压密封性检测原理与方法分析 | 第29-31页 |
2.4.3 制动泵活塞空行程检测原理与工作性能分析 | 第31-33页 |
2.5 制动泵总成操纵力测试原理 | 第33-34页 |
2.6 制动泵性能测试系统方案 | 第34-35页 |
2.7 台架气动系统原理设计 | 第35-36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3章 制动泵及其总成性能台架机械设计 | 第37-48页 |
3.1 手握操纵力模拟及压力检测机构设计 | 第37-44页 |
3.1.1 制动泵手握力底座设计 | 第38-39页 |
3.1.2 直线步进电机装配设计 | 第39-40页 |
3.1.3 测压阀设计 | 第40-41页 |
3.1.4 稳压桶设计 | 第41-42页 |
3.1.5 气缸装配设计 | 第42页 |
3.1.6 传感器布置 | 第42-43页 |
3.1.7 手握操纵力模拟与压力检测机构总体装配 | 第43-44页 |
3.2 操纵力检测机构设计 | 第44-46页 |
3.2.1 力传感器安装位置设计 | 第44-45页 |
3.2.2 操纵力检测机构总体装配 | 第45-46页 |
3.3 制动泵性能试验台架气动管路组件设计 | 第46-4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4章 制动泵及其总成性能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| 第48-65页 |
4.1 电机选型 | 第48-50页 |
4.1.1 直线步进电机的选型 | 第48-49页 |
4.1.2 变频调速电机的选型 | 第49-50页 |
4.2 传感器及接近开关选型 | 第50-53页 |
4.2.1 传感器的选型 | 第50-52页 |
4.2.2 接近开关的选型 | 第52-53页 |
4.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| 第53-64页 |
4.3.1 计算机测控系统介绍 | 第53-56页 |
4.3.2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选择 | 第56页 |
4.3.3 台架计算机测控系统原理 | 第56-57页 |
4.3.4 采集卡的设计 | 第57-63页 |
4.3.5 串.通讯卡的设计 | 第63-6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5章 制动泵及其总成性能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| 第65-78页 |
5.1 Visual C++计算机编程开发平台的介绍 | 第65-66页 |
5.2 制动泵性能试验台测试软件的开发 | 第66-77页 |
5.2.1 数据通讯采集程序 | 第68-70页 |
5.2.2 测试软件登陆界面 | 第70页 |
5.2.3 试验参数设置界面 | 第70-71页 |
5.2.4 设备调试功能 | 第71页 |
5.2.5 主程序测试软件开发 | 第71-76页 |
5.2.6 主服务器与各工位间数据通讯 | 第76-77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6章 台架试验及数据分析 | 第78-83页 |
6.1 试验台整体布置 | 第78页 |
6.2 测试工件的拆卸与安装 | 第78-79页 |
6.3 试验数据与分析 | 第79-82页 |
6.4 本章总结 | 第82-83页 |
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3-85页 |
7.1 全文总结 | 第83-84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84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8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