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客感知风险对结构性理财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22页 |
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8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1.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9页 |
1.2.1 消费者感知风险理论的研究 | 第12-17页 |
1.2.2 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相关研究 | 第17-19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9-22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3.3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特点与状况 | 第22-30页 |
2.1 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特点 | 第22-24页 |
2.2 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 | 第24-26页 |
2.3 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6-30页 |
2.3.1 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设计问题 | 第26-28页 |
2.3.2 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营销服务问题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研究方案设计 | 第30-41页 |
3.1 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感知风险维度划分 | 第30-33页 |
3.1.1 传统模型中的感知风险维度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1.2 基于理财特点的感知风险维度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2 影响感知风险的因素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2.1 顾客风险偏好 | 第33-34页 |
3.2.2 顾客的统计特征 | 第34-35页 |
3.3 模型构建与假设 | 第35-38页 |
3.3.1 研究模型的构建 | 第35页 |
3.3.2 研究假设 | 第35-38页 |
3.4 变量定义与测量 | 第38-39页 |
3.4.1 感知风险的衡量 | 第38页 |
3.4.2 顾客风险偏好的衡量 | 第38-39页 |
3.4.3 购买意愿的衡量 | 第39页 |
3.5 调研设计 | 第39-41页 |
3.5.1 问卷设计 | 第39-40页 |
3.5.2 样本选取 | 第40-41页 |
第4章实证分析 | 第41-53页 |
4.1 样本描述性统计 | 第41-42页 |
4.2 信度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3 效度分析 | 第43-46页 |
4.3.1 风险偏好的效度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3.2 感知风险的效度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3.3 购买意愿的效度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4 相关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4.1 风险偏好与感知风险的相关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4.2 感知风险与购买意愿的相关分析 | 第47页 |
4.4.3 风险偏好与购买意愿的相关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5 回归分析 | 第48-51页 |
4.5.1 风险偏好与感知风险的回归分析 | 第48页 |
4.5.2 感知风险与购买意愿的回归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5.3 风险偏好与购买意愿的回归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5.4 感知风险的中介效应验证 | 第50-51页 |
4.6 单因素方差分析 | 第51-53页 |
4.6.1 人口统计变量对风险偏好的影响 | 第51页 |
4.6.2 人口统计变量对感知风险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4.6.3 人口统计变量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第5章 结果讨论与营销启示 | 第53-59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53-54页 |
5.2 营销启示 | 第54-59页 |
5.2.1 对银行的启示 | 第54-58页 |
5.2.2 对投资者的启示 | 第58-59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59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59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附录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