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结构部件论文--行走系统论文--车架论文

中型客车车架静动态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2-16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6页
第2章 中型客车车架静态特性分析第16-41页
    2.1 车架结构有限元建模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车架有限元分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车架有限元模型第17-18页
    2.2 车架刚度计算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车架弯曲刚度计算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车架扭转刚度计算第22-25页
    2.3 车架弯扭刚度测试第25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测试流程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车架弯曲刚度测试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车架扭转刚度测试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测试结果评估第34-35页
    2.4 车架强度测试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测试原理与设备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车架强度测试结果第37-3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9-41页
第3章 中型客车车架动态特性分析第41-51页
    3.1 车架模态有限元求解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有限元模态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计算结果第44-45页
    3.2 车架试验模态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测试系统与仪器设备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试验方法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模态测试结果第49页
    3.3 车架模态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4章 中型客车车架结构优化第51-57页
    4.1 车架灵敏度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灵敏度分析数学模型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车架灵敏度分析结果第52-53页
    4.2 车架结构优化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优化设计模型的建立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优化设计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优化结果第56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总结与展望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附录A (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及项目研究情况)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面向汽车电子的自动代码生成工具开发
下一篇:胎压监测系统中的双频段、增益可调RF CMOS-LNA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