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PPP立法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引言 | 第9-12页 |
1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0页 |
3 论文基本结构思路 | 第10-12页 |
1 PPP及PPP立法概述 | 第12-18页 |
1.1 PPP的内涵 | 第12-14页 |
1.2 PPP的行政法行为分析 | 第14-16页 |
1.3 PPP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| 第16-18页 |
1.3.1 有利于规范PPP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| 第16页 |
1.3.2 顺应公私部门结构发展的趋势 | 第16-17页 |
1.3.3 有利于形成完备的PPP法律体系 | 第17-18页 |
2 我国PPP立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| 第18-21页 |
2.1 我国PPP立法现状 | 第18-19页 |
2.2 我国PPP立法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1页 |
2.2.1 现行规范层次低 | 第19页 |
2.2.2 与现行法存在冲突 | 第19-20页 |
2.2.3 PPP纠纷的法律救济机制尚未确立 | 第20-21页 |
3 域外PPP立法模式经验及借鉴 | 第21-28页 |
3.1 英国PPP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| 第21-22页 |
3.1.1 英国PPP相关法律概述 | 第21-22页 |
3.1.2 值得借鉴的经验 | 第22页 |
3.2 澳大利亚PPP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| 第22-25页 |
3.2.1 澳大利亚PPP相关法律概述 | 第22-24页 |
3.2.2 值得借鉴的经验 | 第24-25页 |
3.3 法国PPP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| 第25-26页 |
3.3.1 法国PPP相关法律问题概述 | 第25页 |
3.3.2 值得借鉴的经验 | 第25-26页 |
3.4 巴西PPP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| 第26-28页 |
3.4.1 巴西PPP相关法律问题概述 | 第26页 |
3.4.2 值得借鉴的经验 | 第26-28页 |
4 PPP立法之架构 | 第28-46页 |
4.1 确立PPP立法的基本原则 | 第28-31页 |
4.1.1 合作契约原则 | 第28页 |
4.1.2 公平竞争原则 | 第28-29页 |
4.1.3 风险分担原则 | 第29-31页 |
4.2 PPP立法模式 | 第31-32页 |
4.3 明确PPP的适用范围 | 第32-33页 |
4.4 PPP的信息公开 | 第33-34页 |
4.5 确立社会资本的行政法主体法律地位 | 第34-36页 |
4.5.1 确立社会资本行政法主体法律地位的依据 | 第34-36页 |
4.5.2 赋予社会主体行政主体法律地位的限制 | 第36页 |
4.6 PPP行为的建构 | 第36-38页 |
4.6.1 构建行政过程论 | 第36-37页 |
4.6.2 善于使用非正式行政行为 | 第37-38页 |
4.7 PPP程序的建构 | 第38-41页 |
4.7.1 听证制度 | 第38-39页 |
4.7.2 举证责任制度 | 第39-41页 |
4.8 PPP纠纷的解决机制 | 第41-44页 |
4.8.1 公部门与社会主体之间的纠纷 | 第41-43页 |
4.8.2 公私合作过程中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纠纷 | 第43-44页 |
4.9 PPP法律责任 | 第44-46页 |
4.9.1 确立社会主体的国家赔偿责任 | 第44页 |
4.9.2 国家的担保与监督责任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后记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