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网络公共事件中社会认同构建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引言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第10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理论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实践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 1.6 研究创新点第17-18页
2 网络公共事件中社会认同构建主体与类型第18-27页
    2.1 网络公共事件中社会认同构建主体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新闻社群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事件当事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网民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政府第21-23页
    2.2 网络公共事件中社会认同构建类型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传统社会认同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新型社会认同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积极性社会认同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破坏性社会认同第25-27页
3 网络公共事件中社会认同构建危机表现第27-35页
    3.1 内部情感指向异化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象征性符号的构建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集体记忆的再现第28-30页
    3.2 话语生存空间陌生化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“缺场”空间的设置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非理性公众的参与第31-32页
    3.3 外部危机处理机制失效化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信息传播失控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体制性失效第33-35页
4 网络公共事件中社会认同构建危机动因第35-39页
    4.1 网络话语权的下放第35-36页
    4.2 网民群体的非理性表达第36-37页
    4.3 媒体权力符号的滥用第37页
    4.4 多元意见竞争引发的信任危机第37-39页
5 网络公共事件中社会认同构建与整合路径第39-49页
    5.1 新闻职业者社会认同的层次升级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重构新闻话语,开放继承规范化的新闻理念和职业操守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容纳公民新闻,参与重划话语阐释的空间及定义标准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主动调整阐释策略,平衡新闻场域中意见不均问题第41-42页
    5.2 事件当事人社会认同的有效整合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网络场域中公开进行自我呈现,依法维权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广泛参与意见表达场合,充分实现言论自由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客观审视舆论引导和监督,形成大范围的社会共识第43-44页
    5.3 网民交往行为中自我认同的积极提升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恰当地将当事人私人利益转换为公共话题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积极参与网络公共事件叙事建构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均衡网络公共领域中主体素质水平建设第46页
    5.4 政府媒介参与中社会认同的重塑与整合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公开寻求媒介资源整合渠道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参与社会网络平台有机建设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平衡新旧媒体管理化机制第48-49页
结论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5页
后记第55-5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6-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研究
下一篇:政务APP公众采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--以石家庄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