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1-13页 |
abstract | 第13-15页 |
1 引言 | 第16-2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6-17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7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7-21页 |
1.2.1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涵义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2.2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1.2.3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和作用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1.2.4 文献评述 | 第20-21页 |
1.3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21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21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1.4 论文的基本框架 | 第21-24页 |
2 基层法院涉案款物内部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| 第24-33页 |
2.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理论概述 | 第24-26页 |
2.1.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界定 | 第24页 |
2.1.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 | 第24页 |
2.1.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原则 | 第24-25页 |
2.1.4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容 | 第25-26页 |
2.1.5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作用 | 第26页 |
2.2 基层法院涉案款物的界定、特点及风险 | 第26-28页 |
2.2.1 基层法院涉案款物的界定 | 第26-27页 |
2.2.2 基层法院涉案款物的特点 | 第27页 |
2.2.3 基层法院涉案款物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| 第27-28页 |
2.3 基层法院涉案款物内部控制的目标、原则、内容及作用 | 第28-30页 |
2.3.1 基层法院涉案款物内部控制的目标 | 第28-29页 |
2.3.2 基层法院涉案款物内部控制的原则 | 第29页 |
2.3.3 基层法院涉案款物内部控制的内容 | 第29-30页 |
2.3.4 基层法院涉案款物内部控制的作用 | 第30页 |
2.4 基层法院涉案款物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| 第30-33页 |
2.4.1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30-31页 |
2.4.2 系统论 | 第31页 |
2.4.3 控制论 | 第31-33页 |
3 L县法院涉案款物内部控制情况介绍 | 第33-43页 |
3.1 L县法院简介 | 第33-35页 |
3.1.1 L县法院基本情况 | 第33页 |
3.1.2 L县法院的组织架构及相关制度 | 第33-35页 |
3.2 L县法院涉案款物的业务情况及风险 | 第35-39页 |
3.2.1 L县法院涉案款物的业务介绍 | 第35-36页 |
3.2.2 L县法院涉案款物的业务处理流程 | 第36-38页 |
3.2.3 L县法院涉案款物存在的业务风险 | 第38-39页 |
3.3 L县法院涉案款物内部控制发展沿革和现状概述 | 第39-42页 |
3.3.1 L县法院涉案款物的内部控制沿革 | 第39-40页 |
3.3.2 L县法院涉案款物内部控制现状介绍 | 第40-42页 |
3.4 L县法院涉案款物内部控制的特点 | 第42-43页 |
3.4.1 依托全面风险管理思维 | 第42页 |
3.4.2 实行收管分离原则 | 第42页 |
3.4.3 执行“收支两条线”管理 | 第42-43页 |
4 L县法院涉案款物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3-48页 |
4.1 单位内部控制整体环境未形成 | 第43-44页 |
4.1.1 办公室下设财务部门不合理 | 第43页 |
4.1.2 涉案款物管理未明确归口管理部门 | 第43页 |
4.1.3 专业的内控人员短缺 | 第43-44页 |
4.2 存在重实体、轻程序的现象 | 第44-45页 |
4.2.1 内部控制执行让位业务发展 | 第44页 |
4.2.2 查封、扣押、冻结及处理手续不完备 | 第44页 |
4.2.3 未集中保管涉案款物 | 第44-45页 |
4.3 内部控制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| 第45-46页 |
4.3.1 各庭室、执行局和财务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够 | 第45页 |
4.3.2 与公安、检察机关衔接不足 | 第45页 |
4.3.3 涉案款物未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模式 | 第45-46页 |
4.4 对内部控制监督不充分 | 第46-48页 |
4.4.1 单位内部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力度不够 | 第46页 |
4.4.2 缺少来自第三方的外部监督 | 第46页 |
4.4.3 偏重事后监督 | 第46-48页 |
5 L县法院涉案款物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8-52页 |
5.1 内控管理工作的环境不理想 | 第48-49页 |
5.1.1 财务主管缺乏必要的内控意识 | 第48页 |
5.1.2 内部控制受单位组织架构限制 | 第48页 |
5.1.3 法院特有的文化弱化了内控的有效执行 | 第48-49页 |
5.2 内控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| 第49-50页 |
5.2.1 涉案款物的相关管理制度或流程存在缺陷 | 第49页 |
5.2.2 单位内外部沟通机制不顺畅 | 第49-50页 |
5.2.3 配套政策不完善 | 第50页 |
5.3 监督存在局限性 | 第50-52页 |
5.3.1 内部监督缺乏制约性 | 第50页 |
5.3.2 监督手段单一 | 第50-51页 |
5.3.3 绩效考核制度不科学 | 第51-52页 |
6 完善L县法院涉案款物内部控制的建议 | 第52-58页 |
6.1 优化单位组织结构 | 第52-53页 |
6.1.1 明确财务部门对涉案款物的财务监督和管理控制的职责 | 第52页 |
6.1.2 建立由立案、执行和财务部门共同组建的专门化管理组织结构 | 第52页 |
6.1.3 加强对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的培训 | 第52-53页 |
6.2 完善涉案款物管理制度 | 第53-54页 |
6.2.1 落实内部控制例会汇报制度和定期对账制度 | 第53页 |
6.2.2 严格涉案款物管理纪律 | 第53-54页 |
6.2.3 建立相关台账 | 第54页 |
6.2.4 优化异地及乡村法庭涉案款物管理程序 | 第54页 |
6.3 构建高效的信息化沟通方式 | 第54-56页 |
6.3.1 设计合理的沟通流程 | 第54-55页 |
6.3.2 与公安、检察机关建立有效的衔接 | 第55页 |
6.3.3 上线涉案款物管理系统 | 第55-56页 |
6.4 强化对控制的监督 | 第56-58页 |
6.4.1 设立执行督察员制度 | 第56页 |
6.4.2 加强外部监督 | 第56-57页 |
6.4.3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| 第57-58页 |
7 结束语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