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17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第二节 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一、理论意义 | 第8页 |
二、现实意义 | 第8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8-14页 |
一、关于少先队活动的研究 | 第9-11页 |
二、关于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三、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教育研究 | 第12-13页 |
四、生态学视角下的游戏研究 | 第13-14页 |
五、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| 第14页 |
第四节 研究设计 | 第14-17页 |
一、研究方法:质的研究方法与思辨研究法 | 第14-15页 |
二、访谈对象的选取 | 第15页 |
三、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| 第15-16页 |
四、研究资料的搜集 | 第16页 |
五、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17-22页 |
第一节 概念界定 | 第17-18页 |
一、少先队 | 第17页 |
二、少先队活动 | 第17-18页 |
三、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 | 第18页 |
四、人类发展生态学微观系统 | 第18页 |
第二节 理论基础——人类发展生态学微观系统理论 | 第18-22页 |
一、微观系统 | 第20-21页 |
二、中间系统 | 第21页 |
三、外围系统 | 第21页 |
四、巨观系统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微观系统分析 | 第22-47页 |
第一节 活动视角下的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 | 第22-35页 |
一、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活动内容 | 第22-23页 |
二、少先队队员参与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心理动量 | 第23-30页 |
三、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活动结构 | 第30-31页 |
四、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中队员感受到的生态场复杂性 | 第31-35页 |
第二节 人际关系视角下的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 | 第35-42页 |
一、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参与者的观察性的配对关系 | 第35-37页 |
二、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参与者的共同活动的配对关系 | 第37-41页 |
三、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参与者的主配对关系 | 第41-42页 |
第三节 角色视角下的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 | 第42-47页 |
一、辅导员与少先队员在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双主导角色 | 第42-44页 |
二、辅导员与少先队员在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不同阶段中的角色分析 | 第44-45页 |
三、辅导员与少先队员角色间的联系 | 第45-47页 |
第三章 讨论与建议 | 第47-52页 |
第一节 讨论 | 第47-50页 |
一、活动环节设置不够合理,影响队员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| 第47-48页 |
二、普通少先队员尚未与辅导员建立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 | 第48-49页 |
三、少先队小干部拥有多元的角色体验,而普通少先队员角色更似“隐形人” | 第49-50页 |
第二节 建议 | 第50-52页 |
一、应适当设置活动环节,注重各环节间的关联性 | 第50页 |
二、充分调动队员参与的主动性,促进队员建立深层次的人际关系 | 第50页 |
三、注重广大少先队员的角色体验 | 第50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4页 |
第一节 主要结论 | 第52页 |
第二节 研究不足 | 第52-53页 |
一、研究视角的有限性 | 第52页 |
二、资料收集和分析方面的不足 | 第52-53页 |
第三节 未来研究空间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