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氮氧化物和汞污染的概述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1-14页 |
1.2.1 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 | 第11-12页 |
1.2.2 汞污染的控制 | 第12-14页 |
1.3 NO及Hg~0催化氧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1.3.1 烟气中NO催化氧化催化剂研究 | 第14-16页 |
1.3.2 Hg~0催化氧化催化剂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1.4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7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19-28页 |
2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19-20页 |
2.1.1 实验仪器 | 第19-20页 |
2.2 催化剂活性评价 | 第20-25页 |
2.2.1 配气系统 | 第21页 |
2.2.2 反应系统 | 第21-22页 |
2.2.3 分析测试系统 | 第22-25页 |
2.3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25-28页 |
2.3.1 BET比表面积测定 | 第25页 |
2.3.2 X射线衍射分析(XRD) | 第25页 |
2.3.3 XPS能谱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3.4 程序升温还原(H_2-TPR) | 第26页 |
2.3.5 程序升温脱附(TPD) | 第26页 |
2.3.6 原位红外光谱(DRIFTS)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不同金属氧化物催化氧化NO性能研究 | 第28-33页 |
3.1 引言 | 第28页 |
3.2 催化剂的制备 | 第28页 |
3.3 不同金属氧化物的活性测试 | 第28-29页 |
3.4 不同金属氧化物的表征分析 | 第29-32页 |
3.4.1 XRD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4.2 H_2-TPR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4.3 NO-TPD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SnCo催化剂催化氧化NO性能研究 | 第33-45页 |
4.1 引言 | 第33页 |
4.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| 第33页 |
4.3 SnCo氧化物的活性测试 | 第33-35页 |
4.4 SnCo催化剂结构表征 | 第35-39页 |
4.4.1 在H_2O的存在下催化剂碱性位的设计策略 | 第35页 |
4.4.2 比表面积和XRD分析 | 第35-37页 |
4.4.3 H_2-TPR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4.4 XPS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5 SnCo氧化物抗水性能分析及催化机理研究 | 第39-44页 |
4.5.1 NO-TPD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5.2 原位红外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5.3 Sn-Co-O催化剂的反应机制 | 第41-44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五章 SnCo催化剂催化氧化Hg~0性能研究 | 第45-54页 |
5.1 引言 | 第45页 |
5.2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 | 第45-49页 |
5.2.1 Hg~0的程序升温脱附(Hg~0-TPD) | 第45-46页 |
5.2.2 汞氧化活性测试 | 第46-48页 |
5.2.3 HCl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5.3 催化剂汞氧化机理研究 | 第49-53页 |
5.3.1 O_2和HCl两种气体成分的作用 | 第49-50页 |
5.3.2 氧化后汞化合态分析 | 第50-52页 |
5.3.3 NO对催化剂汞氧化性能影响 | 第52-5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