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秸秆载体强化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-20页
    1.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微生物降解性能与功能基因的关系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石油污染领域中的应用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秸秆在土壤中的腐解和转化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秸秆作为固定化载体的应用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秸秆固定化微生物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16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标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7-18页
    1.5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、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技术路线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可行性分析第19-20页
第二章 石油烃降解菌的降解特性与基因的相关性研究第20-29页
    2.1 实验试剂、仪器和材料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试剂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实验材料第21-22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石油烃含量的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菌种的生长曲线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菌种的鉴定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功能基因的检测第22-24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石油烃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石油烃降解菌的生长曲线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菌种的鉴定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功能基因的检测第27-28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28-29页
第三章 秸秆载体对固定化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促进作用第29-49页
    3.1 实验试剂、仪器和材料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试剂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仪器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实验材料第30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高效混合菌群的构建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混合菌培养最佳条件的确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固定化微生物的制备及载体生物量的测定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固定化微生物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秸秆在土壤里的腐解特性第32-33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33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高效混合菌群的构建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高效混合菌最佳生长条件的确定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固定化微生物的制备及载体生物量的测定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土壤及秸秆理化性质的测定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秸秆载体在石油污染土壤中的腐解特性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腐殖质含量、微生物数量与石油烃降解率的相关性第47-48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48-49页
第四章 秸秆载体对土壤生物特性的改善作用第49-62页
    4.1 实验试剂、仪器和材料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试剂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仪器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实验材料第51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土壤微生物区系的检测第51-53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53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土壤细菌数量的变化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土壤真菌数量的变化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变化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土壤的微生物区系第58-60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60-62页
第五章 结论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71页
附录第71-80页
    附录A 培养基配方及配制第71-73页
    附录B 石油烃含量的测定第73-74页
    附录C 菌种的筛选和驯化第74-75页
    附录D 菌株的生长曲线第75页
    附录E 菌种的生理生化实验第75-77页
    附录F 土壤中腐殖质和胡敏酸含量的测定第77-78页
    附录G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第78-8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0-81页
致谢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锡掺杂钴基氧化物催化剂氧化NO与Hg~0机理研究
下一篇:含硫杂环芳烃在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