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2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1 国外工程造价全风险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工程造价全风险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6-19页 |
1.3.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3.2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工程项目造价全风险识别及分析理论方法 | 第19-39页 |
2.1 工程项目造价全风险识别 | 第19-26页 |
2.1.1 造价全风险识别概述 | 第19-21页 |
2.1.2 造价全风险管理体系 | 第21-24页 |
2.1.3 工程项目造价全风险识别流程 | 第24-25页 |
2.1.4 工程项目造价全风险识别思路、特征 | 第25-26页 |
2.2 工程项目造价风险识别方法 | 第26-36页 |
2.2.1 常用的风险定性分析方法 | 第26-27页 |
2.2.2 风险定性、定量结合分析方法 | 第27-30页 |
2.2.3 风险定量分析方法 | 第30-32页 |
2.2.4 风险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比较 | 第32-36页 |
2.2.5 工程造价风险分析方法的选择 | 第36页 |
2.3 工程项目造价风险因素分析 | 第36-3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3章 工程造价全风险评估与管理控制 | 第39-47页 |
3.1 工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| 第39页 |
3.2 工程造价风险类别 | 第39-40页 |
3.2.1 政治经济风险 | 第39页 |
3.2.2 自然风险 | 第39-40页 |
3.2.3 管理风险 | 第40页 |
3.2.4 技术风险 | 第40页 |
3.2.5 社会风险 | 第40页 |
3.3 层次分析工程造价风险评估 | 第40-44页 |
3.3.1 层次分析法理论 | 第40-41页 |
3.3.2 构造判断矩阵 | 第41-42页 |
3.3.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及其检验 | 第42-44页 |
3.3.4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| 第44页 |
3.4 风险控制与管理 | 第44-46页 |
3.4.1 工程造价风险控制管理模型 | 第45页 |
3.4.2 工程造价风险控制策略方法 | 第45-46页 |
3.5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运作 | 第4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星沙联络线工程造价全风险管理 | 第47-73页 |
4.1 工程概况 | 第47-48页 |
4.2 工程造价各阶段风险因素 | 第48-49页 |
4.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工程造价风险评估 | 第49-60页 |
4.3.1 星沙联络线工程造价风险因素层次结构模型 | 第49-50页 |
4.3.2 星沙联络线工程造价权重计算 | 第50-60页 |
4.4 工程造价风险的控制 | 第60-72页 |
4.4.1 正确定位建设及设计标准 | 第60-66页 |
4.4.2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| 第66-68页 |
4.4.3 施工过程工程造价控制 | 第68-71页 |
4.4.4 加强竣工决算审查 | 第71-7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