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海洋适应性问题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油气处理关键设备发展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油气处理设备海洋环境及其适应性 | 第13页 |
1.2.3 设备海洋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4 油气处理设备海洋环境适应性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海洋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18-31页 |
2.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| 第18-19页 |
2.2 环境分析确定指标评价指标体系 | 第19-22页 |
2.2.1 设备作业环境因素 | 第19-20页 |
2.2.2 油气处理设备设计选型要求 | 第20-21页 |
2.2.3 初步确定指标评价体系 | 第21-22页 |
2.3 设备故障分析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2-28页 |
2.3.1 故障分析确定评价指标依据 | 第22-23页 |
2.3.2 故障数据的来源及初步处理 | 第23-25页 |
2.3.3 故障分析方法选用 | 第25页 |
2.3.4 基于FMEA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 | 第25-28页 |
2.4 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| 第28-30页 |
2.4.1 作业环境对设备的影响机理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4.2 油气处理设备海洋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框图 | 第29-3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油气处理设备海洋环境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 | 第31-41页 |
3.1 适应性综合评价步骤 | 第31页 |
3.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31-37页 |
3.2.1 现存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比较 | 第32页 |
3.2.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缺点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2.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改进 | 第33-37页 |
3.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适应性水平 | 第37-4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目标关键设备基于海洋环境适应性的选型计算 | 第41-63页 |
4.1 分离器的海洋环境适应性选型计算 | 第41-53页 |
4.1.1 分离器型式类型 | 第41页 |
4.1.2 卧式三相分离器海洋环境适应性评价 | 第41-46页 |
4.1.2.1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| 第41-44页 |
4.1.2.2 单因素的模糊评价 | 第44-46页 |
4.1.2.3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| 第46页 |
4.1.3 立式三相分离器海洋环境适应性评价 | 第46-48页 |
4.1.3.1 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| 第46-47页 |
4.1.3.2 单因素模糊评价结果 | 第47-48页 |
4.1.3.3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| 第48页 |
4.1.4 三相分离器型式最终确定 | 第48-49页 |
4.1.5 三相分离器参数计算 | 第49-53页 |
4.2 天然气压缩机海洋环境适应性选型计算 | 第53-60页 |
4.2.1 天然气压缩机型式类型 | 第53页 |
4.2.2 往复式压缩机海洋环境适应性评价 | 第53-57页 |
4.2.3 离心式压缩机海洋环境适应性评价 | 第57-58页 |
4.2.4 天然气压缩机型式的最终确定 | 第58-59页 |
4.2.5 天然气压缩机参数计算 | 第59-60页 |
4.3 其他油气处理关键设备选型计算结果 | 第60-6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五章 平台动力响应对电脱水器及其支座的影响分析 | 第63-73页 |
5.1 撬装电脱水器及其支座模型 | 第63-64页 |
5.2 电脱水器及支座模态分析理论及结果 | 第64-69页 |
5.2.1 模态分析理论 | 第64-65页 |
5.2.2 模态结果分析 | 第65-69页 |
5.3 电脱水器支座强度分析 | 第69-72页 |
5.3.1 平台运动响应参数 | 第69-70页 |
5.3.2 工况载荷计算 | 第70-71页 |
5.3.3 静力分析结果 | 第71-7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