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3页 |
| 英文縮略语表 | 第13-14页 |
| 综述一 痴呆证候分型标准研究及应用现状 | 第14-3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0-33页 |
| 综述二 痴呆证候分型研究现状 | 第33-4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| 前言 | 第41-42页 |
| 第一部分 基于文献资料的痴呆证候特征研究 | 第42-81页 |
| 研究方法 | 第42-45页 |
| 1 文献检索 | 第42页 |
| 2 文献选择 | 第42-43页 |
| 3 文献质量评价 | 第43页 |
| 4 提取文献数据 | 第43-44页 |
| 5 数据录入与管理 | 第44页 |
| 6 数据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结果 | 第45-77页 |
| 1 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流程 | 第45-47页 |
| 2 纳入文献特征 | 第47-51页 |
| 3 痴呆四诊信息分布特点 | 第51-55页 |
| 4 痴呆证候分型特点 | 第55-64页 |
| 5 痴呆证候特征 | 第64-77页 |
| 讨论 | 第77-79页 |
| 1 痴呆患者高频症状分析 | 第77页 |
| 2 痴呆患者证型分析 | 第77-78页 |
| 3 痴呆患者的证候要素分析 | 第78页 |
| 4 证候要素的神经心理学分析 | 第78-79页 |
| 5 痴呆证候要素与四诊相关性分析 | 第7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9-81页 |
| 第二部分 基于临床调查的痴呆证候特征研究 | 第81-119页 |
| 临床资料 | 第81-83页 |
| 1 病例来源 | 第81页 |
| 2 人口学资料 | 第81-83页 |
| 研究方法 | 第83-85页 |
| 1 研究对象 | 第83-84页 |
| 2 临床资料调查 | 第84页 |
| 3 临床调查进程 | 第84页 |
| 4 样本量估计 | 第84页 |
| 5 数据管理及质量控制 | 第84-85页 |
| 6 数据处理 | 第85页 |
| 结果 | 第85-115页 |
| 1 临床资料 | 第85-88页 |
| 2 痴呆危险因素分析 | 第88-90页 |
| 3 症状舌脉分析 | 第90-101页 |
| 4 证候要素分析 | 第101-114页 |
| 5 证-症关系 | 第114-115页 |
| 讨论 | 第115-118页 |
| 1 病-症关系 | 第115-116页 |
| 2 病-证关系 | 第116页 |
| 3 证-证关系 | 第116-117页 |
| 4 证-症关系 | 第117页 |
| 5 痴呆危险因素 | 第117-118页 |
| 6 痴呆合并疾病 | 第11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18-119页 |
| 第三部分 基于临床数据的痴呆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编制与评价 | 第119-136页 |
| 临床资料 | 第119-121页 |
| 1 病例来源 | 第119页 |
| 2 人口学资料 | 第119-120页 |
| 3 痴呆构成 | 第120-121页 |
| 研究方法 | 第121-122页 |
| 1 选择痴呆证候要素量表条目 | 第121页 |
| 2 确定条目权重 | 第121页 |
| 3 设定量表阈值 | 第121页 |
| 4 量表考评 | 第121-122页 |
| 5 神经心理学检查与证候要素相关性 | 第122页 |
| 结果 | 第122-133页 |
| 1 痴呆证候分型量表条目 | 第122-129页 |
| 2 量表条目权重和量表阈值 | 第129-131页 |
| 3 量表评价 | 第131-132页 |
| 4 神经心理学检查与证候要素相关性 | 第132-133页 |
| 讨论 | 第133-135页 |
| 1 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编制与评价 | 第133-134页 |
| 2 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适用范围 | 第134页 |
| 3 证候要素与认知领域损害的关系 | 第134-13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35-136页 |
| 致谢 | 第136-137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1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