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硅酸盐工业论文--水泥工业论文--基础理论论文

基于内聚力模型的钢纤维水泥基材料界面性能分析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12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钢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第13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试验研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理论研究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有限元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3-24页
2 内聚力模型及其基本理论第24-34页
    2.1 断裂力学基础第24-25页
    2.2 内聚力模型的基本概念第25-27页
    2.3 内聚力模型的本构第27-30页
    2.4 内聚力模型的张开应力位移法则第30-32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2-34页
3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钢纤维拔出模拟及内聚力参数选取第34-50页
    3.1 概述第34页
    3.2 基于ABAQUS的内聚力模型建立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3.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单元类型的选择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材料属性设置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模型的建立过程第38-39页
    3.4 有限元模拟结果及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纤维埋深为18mm时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纤维埋深为12mm时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纤维埋深为18mm时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不同纤维埋深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数据分析第42页
    3.5 纤维拔出过程中的应力变化趋势第42-44页
    3.6 双线性张开位移模型参数分析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内聚力临界断裂能Φ_c对纤维拔出特性的影响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内聚最大应力值参数τ_0力对纤维拔出特性的影响第47-49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4 钢纤维从混凝土基体中拔出的数值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第50-72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50页
    4.2 钢纤维从混凝土基体中拔出的有限元模型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有限元模型单元的选择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0-52页
    4.3 钢纤维混凝土中界面的应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5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界面的切应力分布情况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界面的Mises等效应力分布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界面弹性模量对于界面应力的影响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纤维的埋入深度对于界面应力的影响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纤维的长径比对于界面应力的影响第61-63页
    4.4 钢纤维轴向拉拔特性的影响因素与耗能分析第63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纤维埋入深度对轴向拉拔特性的影响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钢纤维长径比对轴向拉拔特性的影响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界面层弹性模量对轴向拉拔特性的影响第69-7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0-72页
5 钢纤维拔出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2-82页
    5.1 钢纤维端部异型对拔出特性的影响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模型的几何参数与单元选择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材料属性设置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有限元模拟结果第73-75页
    5.2 钢纤维埋入角度对拔出特性的影响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模型的几何参数与单元选择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材料属性设置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有限元模拟结果第76-78页
    5.3 界面层厚度对拔出特性的影响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模型的几何参数与单元选择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材料属性设置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有限元模拟结果第79页
    5.4 纤维体积率对拔出特性的影响第79-80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80-82页
6 结论与展望第82-84页
    6.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82-83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83-84页
致谢第84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泥基修补材料护筋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
下一篇:10kW UUV用燃料电池动力装置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