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6页 |
1.1.1 燃料电池的发展 | 第10-12页 |
1.1.2 燃料电池在水下潜器方面的发展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1.3 燃料电池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| 第14-16页 |
1.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| 第16-17页 |
1.3 UUV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动力装置的关键技术 | 第17-19页 |
1.3.1 氢燃料和氧气的储存与供给方式 | 第17-18页 |
1.3.2 气水管理系统设计与集成 | 第18-19页 |
1.3.3 尾气的检测和处理 | 第19页 |
1.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燃料电池动力舱段总体设计 | 第21-39页 |
2.1 UUV各主动力源性能分析 | 第21-24页 |
2.2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主要结构选择 | 第24-26页 |
2.3 燃料电池和蓄电池功率配比方案设计 | 第26-28页 |
2.4 蓄电池选型分析 | 第28-30页 |
2.5 储能模块方案设计 | 第30-37页 |
2.5.1 燃料电池储氢方案论证 | 第31-33页 |
2.5.2 燃料电池储氧方案论证 | 第33-37页 |
2.6 燃料电池动力舱段总体方案布置 | 第37-38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3章 燃料电池模块设计 | 第39-58页 |
3.1 燃料循环系统方案设计 | 第40-47页 |
3.1.1 燃料循环系统参数计算 | 第40-45页 |
3.1.2 气体循环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| 第45-47页 |
3.2 燃料循环系统加湿参数计算 | 第47-48页 |
3.3 热管理系统设计 | 第48-56页 |
3.3.1 燃料电池模块热分析 | 第49-50页 |
3.3.2 冷却水散热方案设计 | 第50-53页 |
3.3.3 热管理系统关键部件设计 | 第53-56页 |
3.4 燃料电池模块布置方案设计 | 第56-5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4章 自加湿方案实验研究 | 第58-66页 |
4.1 加湿器加湿实验对比 | 第58-59页 |
4.2 尾气自加湿第一方案设计 | 第59-60页 |
4.3 尾气自加湿第二方案设计 | 第60-61页 |
4.4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61-6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5章 燃料电池监控模块设计 | 第66-74页 |
5.1 燃料电池动力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| 第67-71页 |
5.1.1 主控制器硬件介绍 | 第67页 |
5.1.2 控制系统主要执行器及信号量总结 | 第67-68页 |
5.1.3 动力装置控制流程设计 | 第68-71页 |
5.2 故障检测及报警系统设计 | 第71-73页 |
5.2.1 单电压检测方案选择 | 第72页 |
5.2.2 报警系统流程设计 | 第72-73页 |
5.3 数据通讯总线的选择 | 第7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6章 DC/DC变换器设计 | 第74-89页 |
6.1 燃料电池动力装置要求 | 第74-75页 |
6.2 DC/DC主电路设计 | 第75-79页 |
6.2.1 拓扑结构选择及工作原理分析 | 第75-78页 |
6.2.2 Boost变换器参数计算 | 第78-79页 |
6.3 基于状态平均法的DC/DC仿真 | 第79-87页 |
6.3.1 基于CCM模式的Boost变换器建模 | 第79-81页 |
6.3.2 Boost变化器开环仿真 | 第81-82页 |
6.3.3 Boost变换器闭环仿真 | 第82-87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结论 | 第89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95-96页 |
致谢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