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修补材料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1.1.1 修补材料的分类 | 第8-9页 |
1.1.2 无机修补材料概况 | 第9-11页 |
1.2 无机修补材料中钢筋锈蚀行为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硅酸盐水泥中钢筋锈蚀行为 | 第11-12页 |
1.2.2 硫铝酸盐水泥中钢筋锈蚀行为 | 第12-13页 |
1.2.3 磷酸镁水泥中钢筋锈蚀行为 | 第13-14页 |
1.3 课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1 课题的提出与实用意义 | 第14页 |
1.3.2 课题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| 第15-19页 |
2.1 原材料 | 第15-16页 |
2.1.1 水泥 | 第15-16页 |
2.1.2 钢筋 | 第16页 |
2.1.3 细集料 | 第16页 |
2.1.4 粗集料 | 第16页 |
2.1.5 化学试剂 | 第16页 |
2.1.6 水 | 第16页 |
2.2 实验设备 | 第16-17页 |
2.3 试验方法 | 第17-19页 |
2.3.1 工作电极的处理 | 第17页 |
2.3.2 工作电极的制备 | 第17页 |
2.3.3 干湿循环制度 | 第17页 |
2.3.4 钢筋锈蚀行为的电化学测试方法 | 第17-19页 |
3 三种不同水泥体系中钢筋锈蚀行为规律 | 第19-38页 |
3.1 不同水泥净浆体系 | 第19-25页 |
3.1.1 不同水泥净浆体系中工作电极的EIS特征 | 第19-22页 |
3.1.2 净浆体系中等效元件的拟合值 | 第22-24页 |
3.1.3 不同水泥净浆体系中钢筋锈蚀发展的观察结果 | 第24-25页 |
3.2 不同水泥砂浆体系 | 第25-31页 |
3.2.1 不同水泥砂浆体系中工作电极EIS特征 | 第25-28页 |
3.2.2 砂浆体系中等效元件的拟合值 | 第28-30页 |
3.2.3 不同水泥砂浆体系中钢筋锈蚀发展的观察结果 | 第30-31页 |
3.3 不同水泥混凝土体系 | 第31-36页 |
3.3.1 不同水泥混凝土中工作电极的EIS特征 | 第31-34页 |
3.3.2 混凝土体系中等效元件的拟合值 | 第34-36页 |
3.3.3 不同水泥混凝土体系中钢筋锈蚀发展的观察结果 | 第3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4 磷酸镁水泥砂浆护筋性能影响因素及机理探索 | 第38-52页 |
4.1 水灰比对磷酸镁水泥砂浆护筋性能影响 | 第38-43页 |
4.1.1 不同水灰比磷酸镁水泥砂浆中工作电极EIS特征 | 第38-41页 |
4.1.2 不同水灰比磷酸镁水泥砂浆中等效元件的拟合值 | 第41-42页 |
4.1.3 不同水灰比磷酸镁水泥砂浆中钢筋锈蚀发展的观察结果 | 第42-43页 |
4.2 钢筋表面状态对磷酸镁水泥护筋性能的影响 | 第43-47页 |
4.2.1 磷酸镁水泥中不同表面状态的工作电极EIS特征 | 第43-44页 |
4.2.2 不同表面状态的工作电极等效元件的拟合值 | 第44-45页 |
4.2.3 不同表面状态的钢筋锈蚀发展的观察结果 | 第45-47页 |
4.3 磷酸镁水泥防锈原因探索 | 第47-5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52页 |
5.2 展望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附录 | 第59页 |
A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59页 |
B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