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1.2.1 旋转机械全息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2 阶次全息谱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3 轴心轨迹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4 旋转机械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| 第13-16页 |
1.3.1 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3-14页 |
1.3.2 内容安排 | 第14-16页 |
2 全息谱的技术原理及分析方法 | 第16-36页 |
2.1 转子常见故障机理及特征 | 第16-21页 |
2.1.1 转子质量失衡 | 第17-18页 |
2.1.2 转子不对中 | 第18页 |
2.1.3 转子弯曲 | 第18-19页 |
2.1.4 转子碰摩 | 第19页 |
2.1.5 油膜涡动 | 第19-20页 |
2.1.6 油膜振荡 | 第20-21页 |
2.2 全息谱原理及计算 | 第21-29页 |
2.2.1 二维全息谱原理 | 第21-23页 |
2.2.2 二维全息谱的计算过程 | 第23-26页 |
2.2.3 三维全息谱及全息瀑布 | 第26-29页 |
2.4 频谱校正方法 | 第29-34页 |
2.4.1 能量重心法 | 第29-31页 |
2.4.2 比值校正法 | 第31-32页 |
2.4.3 相位差校正法 | 第32-34页 |
2.5 实验验证 | 第34-35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3 阶次全息谱分析方法 | 第36-54页 |
3.1 阶次全息谱分析原理及其意义 | 第36-37页 |
3.2 转速计算 | 第37-41页 |
3.2.1 转速脉冲时刻的确定 | 第38-39页 |
3.2.2 脉冲时刻转速计算 | 第39-41页 |
3.3 阶次跟踪重采样 | 第41-42页 |
3.4 FFT+FT 细化校正法 | 第42-43页 |
3.5 FT 细化校正法的阶次全息谱分析 | 第43-45页 |
3.6 实验模拟及实例分析 | 第45-52页 |
3.6.1 模拟信号分析对比 | 第45-49页 |
3.6.2 实例分析 | 第49-52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4 轴心轨迹分析 | 第54-64页 |
4.1 轴心轨迹现状 | 第54-55页 |
4.2 EEMD 的原理 | 第55-57页 |
4.2.1 EMD 理论 | 第55-56页 |
4.2.2 EEMD 对 EMD 的改进 | 第56-57页 |
4.3 基于 EEMD 的轴心轨迹提纯方法及实例分析 | 第57-63页 |
4.3.1 基于 EEMD 的轴心轨迹提纯方法 | 第57-58页 |
4.3.2 模拟分析和实例分析 | 第58-6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5 全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| 第64-76页 |
5.1 总体方案设计 | 第64页 |
5.2 系统硬件配置 | 第64-67页 |
5.3 系统软件设计 | 第67-71页 |
5.3.1 系统框架设计 | 第67-68页 |
5.3.2 功能模块划分 | 第68-71页 |
5.4 全息分析系统实验验证 | 第71-7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6.1 总结 | 第76页 |
6.2 后续研究工作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致谢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附录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