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建筑结构抗爆设计研究进展 | 第12-18页 |
1.2.1 建筑结构抗爆设计研究发展历史 | 第12-14页 |
1.2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基本理论及复式钢管混凝土柱动力响应理论分析 | 第20-34页 |
2.1 爆炸作用及相关原理 | 第20-22页 |
2.1.1 爆炸现象概述 | 第20页 |
2.1.2 爆炸冲击波荷载 | 第20-22页 |
2.2 结构抗爆设计原则及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2.1 结构抗爆设计原则 | 第22页 |
2.2.2 结构抗爆设计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3 等效单自由度分析方法 | 第23-27页 |
2.3.1 单自由度体系的基本理论 | 第23-25页 |
2.3.2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推导 | 第25-27页 |
2.4 爆炸荷载作用下复式钢管混凝土柱动力响应理论分析 | 第27-32页 |
2.4.1 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 | 第27-29页 |
2.4.2 复式钢管混凝土柱塑性极限弯矩 | 第29-30页 |
2.4.3 动态响应计算 | 第30-3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ANSYS/LS-DYNA 在结构抗爆中的应用 | 第34-48页 |
3.1 ANSYS/LS-DYNA 简介 | 第34-38页 |
3.1.1 ANSYS/LS-DYNA 的特点 | 第34-35页 |
3.1.2 ANSYS/LS-DYNA 的主要算法 | 第35-36页 |
3.1.3 ANSYS/LS-DYNA 爆炸分析的方法 | 第36-37页 |
3.1.4 采用 ANSYS/LS-DYNA 软件分析的流程 | 第37-38页 |
3.2 单元的选择 | 第38-39页 |
3.3 钢管混凝土材料的动态本构模型 | 第39-43页 |
3.3.1 混凝土的动态本构模型 | 第39-41页 |
3.3.2 钢材的动态本构模型 | 第41-43页 |
3.4 炸药和空气的材料模型和状态方程 | 第43-46页 |
3.4.1 炸药的材料模型和状态方程 | 第44-45页 |
3.4.2 空气的材料模型和状态方程 | 第45-46页 |
3.5 破坏准则 | 第46-47页 |
3.6 无反射边界条件 | 第47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数值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| 第48-56页 |
4.1 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动力响应试验 | 第48-50页 |
4.1.1 试验模型和材料参数 | 第48-49页 |
4.1.2 试验结果 | 第49-50页 |
4.2 数值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| 第50-52页 |
4.3 数值模拟的结果及验证 | 第52-5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五章 爆炸荷载作用下复式钢管混凝土柱的动力响应分析 | 第56-74页 |
5.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56-58页 |
5.2 爆炸荷载作用下复式钢管混凝土柱的动力响应分析 | 第58-64页 |
5.2.1 柱对爆炸冲击波传播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5.2.2 复式钢管混凝土柱的动力响应 | 第60-64页 |
5.3 爆炸荷载作用下复式钢管混凝土柱动力响应影响因素 | 第64-73页 |
5.3.1 截面形状的影响 | 第65-70页 |
5.3.2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 | 第70页 |
5.3.3 钢材的强度等级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5.3.4 截面空心率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5.3.5 含钢率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2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