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9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6页 |
1.3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3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.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| 第16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内容 | 第16-19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概述 | 第19-22页 |
2.1 绩效管理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1.1 绩效管理概念 | 第19页 |
2.1.2 绩效评价概念 | 第19页 |
2.1.3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区别 | 第19-20页 |
2.2 平衡计分卡原理 | 第20-22页 |
2.2.1 平衡计分卡概念 | 第20页 |
2.2.2 平衡计分卡的内容 | 第20-21页 |
2.2.3 平衡计分卡的优势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Y高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| 第22-32页 |
3.1 Y高校的背景介绍 | 第22页 |
3.2 Y高校财务部门概况 | 第22页 |
3.3 Y高校财务部门的特点 | 第22-23页 |
3.4 Y高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工作的现状 | 第23-29页 |
3.4.1 部门的绩效评价 | 第23-29页 |
3.4.2 部门个人的绩效评价 | 第29页 |
3.5 Y高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2页 |
3.5.1 财务部门绩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0页 |
3.5.2 财务部门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Y高校财务部门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| 第32-41页 |
4.1 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及原则 | 第32-33页 |
4.1.1 财务部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| 第32页 |
4.1.2 财务部门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| 第32-33页 |
4.2 财务部门绩效评价引入BSC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| 第33-34页 |
4.2.1 财务部门绩效评价引入BSC的必要性 | 第33-34页 |
4.2.2 财务部门绩效评价引入BSC的可行性 | 第34页 |
4.3 基于BSC构建Y高校财务部门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| 第34-36页 |
4.3.1 明确Y高校财务部门的战略目标 | 第35页 |
4.3.2 确定Y高校财务部门的服务对象 | 第35-36页 |
4.3.3 注重Y高校财务部门资源的使用效率 | 第36页 |
4.3.4 优化Y高校财务部门内部管理流程 | 第36页 |
4.3.5 重视Y高校财务人员的学习与成长 | 第36页 |
4.4 Y高校财务部门基于BSC的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| 第36-41页 |
4.4.1 顾客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 | 第37-38页 |
4.4.2 财务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 | 第38-39页 |
4.4.3 内部管理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 | 第39-40页 |
4.4.4 学习与成长的绩效评价指标 | 第40-41页 |
第五章Y高校财务部门基于BSC的绩效评价实例分析 | 第41-53页 |
5.1 Y高校财务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| 第41-47页 |
5.1.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| 第41页 |
5.1.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步骤 | 第41-43页 |
5.1.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| 第43页 |
5.1.4 绩效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计算 | 第43-47页 |
5.2 Y高校财务部门绩效评价的应用分析 | 第47-53页 |
5.2.1 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 | 第48-49页 |
5.2.2 确定评价主体及数据来源 | 第49页 |
5.2.3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Y高校财务部门2016年度绩效工作 | 第49-53页 |
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| 第53-54页 |
6.1 结语 | 第53页 |
6.2 展望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附录A 调查问卷 | 第56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