粤西年例多元性祭祀形态的历史分析--以茂名联唐乡为案例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一、年例节祭祀仪式的相关背景 | 第9-15页 |
(一) 田野点概况 | 第9-10页 |
(二) 年例节的组织形式 | 第10-12页 |
(三) 年例节祭祀仪式的主持者 | 第12页 |
(四) 年例节祭祀仪式的主要场所 | 第12-15页 |
1、公庙 | 第13-14页 |
2、门首地 | 第14页 |
3、土地公 | 第14-15页 |
4、宗台 | 第15页 |
二、年例节过程的田野调查 | 第15-27页 |
(一) 起年例 | 第16页 |
(二) 入屋 | 第16-18页 |
(三) 摆宗 | 第18-20页 |
(四) 渡钱 | 第20-21页 |
(五) 开光 | 第21-23页 |
(六) 游神 | 第23-24页 |
(七) 宴席 | 第24-25页 |
(八) 押煞 | 第25-26页 |
(九) 下大旗 | 第26-27页 |
三、年例节多元性祭祀形态的历史分析 | 第27-42页 |
(一) 从文献看年例节的起始和演变 | 第27-30页 |
(二) 清朝前祭社风俗的保留 | 第30-32页 |
(三) 祭祀中多种巫术的使用 | 第32-34页 |
(四) 年例节与元宵节的关系 | 第34-36页 |
(五) 地方神、境主和土地公信仰 | 第36-38页 |
(六) 道教对年例节祭祀活动的介入 | 第38-42页 |
四、结论 | 第42-46页 |
附图 | 第46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一、方志、族谱、疏文 | 第52页 |
二、著作 | 第52-54页 |
三、论文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