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6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| 1.1 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1.2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| 1.3 除草剂氟磺胺草醚、烯草酮的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| 1.3.1 氟磺胺草醚的研究概况 | 第12页 |
| 1.3.2 烯草酮的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| 1.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第2章 氟磺胺草醚、烯草酮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4-25页 |
| 2.1 引言 | 第14页 |
| 2.2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4-17页 |
| 2.2.1 材料与仪器 | 第14-15页 |
| 2.2.2 除草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| 2.2.3 氟磺胺草醚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| 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17-24页 |
| 2.3.1 除草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| 第17-20页 |
| 2.3.2 除草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| 第20-24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| 第3章 氟磺胺草醚、烯草酮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| 第25-39页 |
| 3.1 引言 | 第25页 |
| 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3.2.1 材料与仪器 | 第25页 |
| 3.2.2 实验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8页 |
| 3.3.1 不同浓度氟磺胺草醚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分析 | 第26-30页 |
| 3.3.2 不同浓度烯草酮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分析 | 第30-34页 |
| 3.3.3 不同浓度氟磺胺草醚·烯草酮 21%油悬浮剂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分析 | 第34-38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第4章 高通量测序分析氟磺胺草醚、烯草酮对土壤细菌、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| 第39-49页 |
| 4.1 引言 | 第39页 |
| 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39-41页 |
| 4.2.1 土壤微生物DNA提取 | 第39页 |
| 4.2.2 PCR扩增 | 第39-40页 |
| 4.2.3 Illumina测序流程和数据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8页 |
| 4.3.1 微生物多样性及分类单元丰度 | 第41-42页 |
| 4.3.2 稀释性曲线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4.3.3 Shannon-Wiener曲线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4.3.4 微生物类群分析 | 第44页 |
| 4.3.5 主成分分析(PCA) | 第44-45页 |
| 4.3.6 群落结构组分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4.3.7 层次聚类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第5章 讨论 | 第49-53页 |
| 5.1 除草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5.2 除草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| 第50页 |
| 5.3 除草剂施用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| 5.4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| 第51-52页 |
| 5.5 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展望 | 第52-53页 |
| 结论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6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2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