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4-19页 |
2.1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4-16页 |
2.1.1 专家型教师 | 第14-15页 |
2.1.2 课堂反馈行为 | 第15-16页 |
2.2 研究概述 | 第16-17页 |
2.2.1 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6页 |
2.2.2 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6-17页 |
2.3 理论基础 | 第17-19页 |
2.3.1 行为主义心理学 | 第17-18页 |
2.3.2 实证主义 | 第18-19页 |
3 研究设计和过程 | 第19-23页 |
3.1 研究对象的选取 | 第19页 |
3.2 研究方法的选取 | 第19-20页 |
3.2.1 文献调查法 | 第19页 |
3.2.2 视频录像分析方法 | 第19-20页 |
3.2.3 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| 第20页 |
3.2.4 案例研究法 | 第20页 |
3.3 主要课堂教学研究方法介绍 | 第20-21页 |
3.3.1 TIMSS的课堂录像研究 | 第20-21页 |
3.3.2 LPS课堂录像研究 | 第21页 |
3.4 研究过程 | 第21-23页 |
3.4.1 研究框架 | 第21-22页 |
3.4.2 反馈的分类 | 第22-23页 |
4 研究(一)专家型数学教师几何概念课反馈行为研究 | 第23-34页 |
4.1 研究目的 | 第23页 |
4.2 研究对象 | 第23页 |
4.3 研究过程 | 第23-24页 |
4.3.1 研究数据收集 | 第23页 |
4.3.2 数据编码和分析 | 第23页 |
4.3.3 课堂教学环节划分 | 第23-24页 |
4.4 研究数据整理 | 第24-27页 |
4.4.1 几何图形概念课课堂反馈情况 | 第24-25页 |
4.4.2 矩形概念课课堂反馈情况 | 第25-27页 |
4.5 研究结果及分析 | 第27-34页 |
5 研究(二)专家型数学教师代数概念课反馈行为研究 | 第34-44页 |
5.1 研究目的 | 第34页 |
5.2 研究对象 | 第34页 |
5.3 研究过程 | 第34-35页 |
5.3.1 研究数据收集 | 第34页 |
5.3.2 研究数据编码 | 第34页 |
5.3.3 课堂教学环节划分 | 第34-35页 |
5.4 研究数据整理 | 第35-37页 |
5.4.1 合并同类项概念课课堂反馈情况 | 第35-36页 |
5.4.2 用字母表示数概念课课堂反馈情况 | 第36-37页 |
5.5 研究结果及分析 | 第37-44页 |
6 研究(三)专家型数学教师代数复习课反馈行为研究 | 第44-54页 |
6.1 研究目的 | 第44页 |
6.2 研究对象 | 第44页 |
6.3 研究过程 | 第44-45页 |
6.3.1 研究数据收集 | 第44页 |
6.3.2 研究数据编码和分析 | 第44页 |
6.3.3 课堂教学环节划分 | 第44-45页 |
6.4 研究数据整理 | 第45-47页 |
6.4.1 反比例函数复习课课堂反馈情况 | 第45-46页 |
6.4.2 一次函数复习课课堂反馈情况 | 第46-47页 |
6.5 研究结果及分析 | 第47-54页 |
7 研究启示与局限性 | 第54-60页 |
7.1 研究启示 | 第54-58页 |
7.2 研究总结及局限性 | 第58-60页 |
7.2.1 研究总结 | 第58-59页 |
7.2.2 局限性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附录 | 第63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