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-9页 |
1.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 | 第7-8页 |
1.1.2 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9-11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内密集烤房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| 第11-13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烤房流场理论分析 | 第13-25页 |
2.1 密集烤房流场的简介 | 第13-15页 |
2.1.1 密集烤房流场的形成 | 第13页 |
2.1.2 密集烤房气流流动方式 | 第13-15页 |
2.2 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基础 | 第15-22页 |
2.2.1 流体的运动形式及湍流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2.2 湍流基本控制方程 | 第16-18页 |
2.2.3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| 第18-22页 |
2.3 控制方程的计算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3.1 离散化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3.2 有限体积法求解算法 | 第23页 |
2.4 fluent软件的应用 | 第23-2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密集烤房空载状态下的流场分析及结构优化 | 第25-45页 |
3.1 装烟室空载几何模型的建立 | 第25-26页 |
3.2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| 第26-27页 |
3.3 网格检查和模型选择 | 第27-28页 |
3.3.1 检查网格 | 第27-28页 |
3.3.2 湍流模型选择 | 第28页 |
3.4 边界条件 | 第28-30页 |
3.4.1 进出口边界条件 | 第28-29页 |
3.4.2 壁面边界条件 | 第29-30页 |
3.5 装烟室空载仿真结果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5.1 装烟室的速度场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5.2 装烟室的温度场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6 装烟室结构优化正交仿真实验 | 第32-41页 |
3.6.1 正交仿真实验的简介 | 第32-33页 |
3.6.2 装烟室结构优化正交仿真试验的设置及结果分析 | 第33-41页 |
3.7 烤房装烟室最优结构流场仿真 | 第41-42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42-45页 |
第四章 密集烤房满载状态下的流场分析 | 第45-55页 |
4.1 实体模型 | 第45-46页 |
4.2 有限元模型及网格划分 | 第46-47页 |
4.3 多孔介质模型及其基本参数的设置 | 第47-50页 |
4.3.1 孔隙率 | 第47-48页 |
4.3.2 粘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 | 第48-49页 |
4.3.3 有效热传导率 | 第49-50页 |
4.4 多孔介质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0-54页 |
4.4.1 压力场的分布 | 第50-51页 |
4.4.2 速度场的分布 | 第51-52页 |
4.4.3 温度场的分布 | 第52-5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密集烤房烘烤对比试验 | 第55-63页 |
5.1 试验材料和方法 | 第55页 |
5.1.1 试验材料 | 第55页 |
5.1.2 试验时间和地点 | 第55页 |
5.1.3 实验设计 | 第55页 |
5.1.4 测定指标和方法 | 第55页 |
5.2 烤房内风速的测定 | 第55-59页 |
5.2.1 风速测定的设置 | 第55-56页 |
5.2.2 空载状态下风速值的采集和处理 | 第56-57页 |
5.2.3 满载状态下风速值的采集和处理 | 第57-59页 |
5.3 烘烤期间温度场的测定 | 第59-60页 |
5.4 试验结果对比和分析 | 第60-62页 |
5.4.1 烘烤能耗对比 | 第60-61页 |
5.4.2 烤后烟叶品质的对比 | 第61-6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6.1 总结 | 第63-64页 |
6.2 展望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附录A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71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