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注释表 | 第10-11页 |
缩略词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3-18页 |
1.2.1 自主任务规划系统 | 第13-14页 |
1.2.2 任务规划模型与算法 | 第14-15页 |
1.2.3 编队卫星任务规划 | 第15-17页 |
1.2.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| 第17-18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编队卫星在轨自主任务规划问题分析 | 第19-30页 |
2.1 引言 | 第19页 |
2.2 编队卫星在轨自主任务规划问题 | 第19-21页 |
2.2.1 编队卫星对地观测的应用 | 第19-21页 |
2.2.2 编队卫星在轨自主任务规划的难点分析 | 第21页 |
2.3 编队卫星对地观测过程 | 第21-27页 |
2.3.1 编队卫星成像原理和任务分类 | 第21-25页 |
2.3.2 编队卫星的构型特性 | 第25-27页 |
2.3.3 编队卫星对地观测流程 | 第27页 |
2.4 编队卫星在轨自主任务规划流程 | 第27-2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编队卫星密集任务聚类 | 第30-50页 |
3.1 引言 | 第30-31页 |
3.2 任务聚类约束条件 | 第31-35页 |
3.2.1 侧摆角约束 | 第33-34页 |
3.2.2 俯仰角约束 | 第34页 |
3.2.3 聚类时间窗口相关约束 | 第34-35页 |
3.3 编队卫星密集任务聚类建模 | 第35-42页 |
3.3.1 单星任务聚类模型 | 第36-38页 |
3.3.2 编队卫星任务聚类模型 | 第38-42页 |
3.4 编队卫星任务聚类模型求解 | 第42-44页 |
3.4.1 聚类模型连通图团划分模型 | 第42-43页 |
3.4.2 改进团划分算法 | 第43-44页 |
3.5 算法仿真 | 第44-49页 |
3.5.1 串行编队卫星任务聚类仿真 | 第44-47页 |
3.5.2 Pendulum 编队卫星任务聚类仿真 | 第47-4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编队卫星在轨自主任务规划 | 第50-71页 |
4.1 引言 | 第50页 |
4.2 编队卫星在轨自主任务规划框架设计 | 第50-53页 |
4.2.1 编队卫星在轨自主任务规划预处理模块 | 第52页 |
4.2.2 编队卫星在轨自主任务规划模块 | 第52-53页 |
4.3 串行编队卫星接力观测任务规划 | 第53-62页 |
4.3.1 串行编队卫星在轨自主任务规划约束 | 第54-57页 |
4.3.2 串行编队卫星在轨自主任务规划模型 | 第57-58页 |
4.3.3 串行编队卫星任务规划的改进遗传算法 | 第58-62页 |
4.4 Pendulum编队卫星立体成像任务规划 | 第62-70页 |
4.4.1 Pendulum 编队卫星在轨自主任务规划约束 | 第63-65页 |
4.4.2 Pendulum 编队卫星在轨自主任务规划模型 | 第65-66页 |
4.4.3 Pendulum 编队卫星任务规划算法 | 第66-7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五章 编队卫星在轨自主任务规划仿真验证 | 第71-79页 |
5.1 引言 | 第71页 |
5.2 串行编队任务规划仿真 | 第71-74页 |
5.3 Pendulum编队任务规划仿真 | 第74-7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| 第79-81页 |
6.1 本文工作总结 | 第79页 |
6.2 后续工作展望 | 第79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