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2-13页 |
ABSTRACT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5页 |
1.1.2.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6-19页 |
1.2.1 商业模式的相关研究动态 | 第16-18页 |
1.2.2 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的相关研究动态 | 第18-19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1.4 创新之处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理论 | 第21-23页 |
2.1 商业模式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1.1 商业模式的概念界定 | 第21页 |
2.1.2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| 第21-22页 |
2.2 商业模式创新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1 商业模式创新的起源 | 第22页 |
2.2.2 商业模式创新的定义 | 第22页 |
2.2.3 商业模式创新的意义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| 第23-29页 |
3.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概况 | 第23-25页 |
3.1.1 新能源汽车概念界定 | 第23页 |
3.1.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| 第23-24页 |
3.1.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| 第24-25页 |
3.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商业模式 | 第25-26页 |
3.2.1 整车销售+自充电模式 | 第25页 |
3.2.2 整车租赁+自充电模式 | 第25页 |
3.2.3 裸车销售+电池租赁+充换兼容模式 | 第25-26页 |
3.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行商业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| 第26-29页 |
3.3.1 配套设施不够健全 | 第26页 |
3.3.2 核心技术不够成熟 | 第26页 |
3.3.3 扶持政策不够完善 | 第26-29页 |
第四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创新分析 | 第29-41页 |
4.1 车辆研发生产环节 | 第29-31页 |
4.1.1 新创汽车企业“闯入”产生的新型商业模式 | 第29-30页 |
4.1.2 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总结 | 第30-31页 |
4.2.车辆销售租赁环节 | 第31-34页 |
4.2.1 共享经济与电动汽车结合产生的分时租赁模式 | 第31-34页 |
4.2.2 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总结 | 第34页 |
4.3 充电设施使用环节 | 第34-41页 |
4.3.1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产生的新型商业模式 | 第34-38页 |
4.3.2 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总结 | 第38-41页 |
第五章 案例分析 | 第41-45页 |
5.1 比亚迪商业模式的创新分析 | 第41-42页 |
5.2 特斯拉商业模式的创新分析 | 第42-43页 |
5.3 启示 | 第43-45页 |
第六章 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| 第45-47页 |
6.1 明确价值主张定位 | 第45页 |
6.2 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| 第45-46页 |
6.3 优化价值网络体系 | 第46页 |
6.4 扩大价值获取空间 | 第46-47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7.1 结论 | 第47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