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我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研究

摘要第3页
abstract第3页
一、我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概述第6-12页
    (一)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概念辩证第6-1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区别简易程序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区别辩诉交易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区别速决程序第9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区别轻刑快审程序第9-10页
    (二)我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定位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性质定位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功能定位第11-12页
二、我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构建基础第12-16页
    (一)理论基础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、诉讼经济价值理论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司法轻缓化的趋势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刑事审判新潮流的驱动:类型化司法和权利性司法第13-14页
    (二)制度基础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支撑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劳教制度废除后制度衔接的需要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民事小额速裁程序的经验借鉴第16页
三、我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实证分析第16-33页
    (一)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运行情况分析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试点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实践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、试点地区的成功样本示范第20-22页
    (二)杭州市试点法院实证考察第22-3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程序运行的基本情况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被追诉人权利保障情况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程序适用的法律效果第30-32页
    (三)小结第32-33页
四、我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之构建第33-41页
    (一)完善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基础条件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合理规定适用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条件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优化刑事速裁程序的启动和转换机制第35-37页
    (二)加强被追诉人的权利保障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制定完备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有效衔接审前程序和速裁程序第38页
    (三)简化刑事审判流程,提高刑事审判效率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积极探索书面审“处罚令程序”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搭建“智慧法院”平台,实现刑事案件速裁程序信息化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完善司法行政机关“调查评估权”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引入“有限上诉权”第40-41页
结语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6页
致谢第46-4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研究
下一篇: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研究--基于侦查程序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