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铁路通信、信号论文--铁路信号论文--区间闭塞与机车信号系统论文--列车运行自动化论文

基于模糊-PID的ATO系统速度控制算法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1.2 ATO系统控制算法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-14页
第2章 列车参数处理及牵引力学模型第14-25页
    2.1 列车参数及线路数据处理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列车模型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线路数据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电机参数第17-19页
    2.2 列车牵引力学模型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列车牵引特性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列车制动特性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列车阻力计算第22-24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3章 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的运行模型第25-35页
    3.1 ATO系统的结构功能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ATO系统的结构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ATO系统的功能第26-27页
    3.2 ATO的运行控制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列车的运行策略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列车工况选择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列车运行计算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3.3 列车运行模型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定点停车模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定时停车模型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能耗模型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舒适度模型第3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4章 ATO系统控制算法的研究及优化第35-49页
    4.1 速度控制算法对ATO系统的影响第35页
    4.2 模糊-PID控制算法的研究第35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PID控制算法的研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模糊自适应控制算法的研究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在线自修正PID参数第42-43页
    4.3 模糊-PID控制算法在ATO系统的仿真实现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速度控制算法实现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仿真验证第45-4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5章 系统总体设计及实例仿真第49-64页
    5.1 系统需求分析第49页
    5.2 系统结构设计第49-50页
    5.3 系统功能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5.4 界面设计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启动界面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列车参数界面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牵引特性界面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车站信息输入界面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线路数据输入界面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6 数据输出界面第56-57页
    5.5 ATO仿真系统实例分析第57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目标速度曲线优化求解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速度控制系统跟踪控制曲线的优化仿真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仿真结果分析第61-63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总结与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 总结第64页
    展望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分级氧化尿素还原吸收去除高浓度氮氧化物实验研究
下一篇: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的分析方法和抑制措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