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9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9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评述 | 第15页 |
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设置技术研究 | 第18-40页 |
2.1 概述 | 第18-19页 |
2.1.1 交通标志设置内容 | 第18页 |
2.1.2 交通标志设置原则 | 第18-19页 |
2.2 指路标志设置技术 | 第19-29页 |
2.2.1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前置位置理论研究 | 第19-22页 |
2.2.2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置技术 | 第22-29页 |
2.3 其它标志设置技术研究 | 第29-39页 |
2.3.1 警告标志设置技术 | 第29-33页 |
2.3.2 禁令标志设置技术 | 第33-36页 |
2.3.3 指示标志设置技术 | 第36-39页 |
2.3.4 旅游标志设置技术 | 第39页 |
2.4 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三章 城市道路交通标线设置技术研究 | 第40-51页 |
3.1 概述 | 第40-41页 |
3.1.1 交通标线的分类 | 第40页 |
3.1.2 交通标线设置原则 | 第40-41页 |
3.2 城市道路路段标线设置技术研究 | 第41-43页 |
3.2.1 对向车行道分界线 | 第41页 |
3.2.2 同向车行道分界线 | 第41页 |
3.2.3 车行道边缘线 | 第41-42页 |
3.2.4 潮汐车道线 | 第42页 |
3.2.5 车行道渐变宽度标线 | 第42-43页 |
3.3 城市道路交叉口标线设置技术研究 | 第43-46页 |
3.3.1 左弯待转区线 | 第43-44页 |
3.3.2 路口导向线 | 第44页 |
3.3.3 人行横道线 | 第44-45页 |
3.3.4 停止线 | 第45页 |
3.3.5 让行线 | 第45-46页 |
3.4 其他交通标线设置技术研究 | 第46-50页 |
3.4.1 停车位标线 | 第46-47页 |
3.4.2 停靠站标线 | 第47-48页 |
3.4.3 路面文字标记 | 第48页 |
3.4.4 非机动车禁驶区标线 | 第48-49页 |
3.4.5 网状线 | 第49页 |
3.4.6 允许掉头标记 | 第49-50页 |
3.4.7 立面标记 | 第50页 |
3.4.8 轮廓标 | 第50页 |
3.5 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技术研究 | 第51-61页 |
4.1 机动车交通信号灯设置技术研究 | 第51-58页 |
4.1.1 机动车信号灯形式 | 第51页 |
4.1.2 机动车交通信号灯设置技术 | 第51-56页 |
4.1.3 机动车信号灯安装 | 第56-58页 |
4.2 非机动车交通信号灯设置技术研究 | 第58-59页 |
4.2.1 非机动车信号灯设置原则 | 第58页 |
4.2.2 非机动车信号灯设置位置及设置数量 | 第58-59页 |
4.3 人行横道交通信号灯设置技术研究 | 第59-60页 |
4.3.1 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形式 | 第59-60页 |
4.3.2 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位置 | 第60页 |
4.3.3 人行横道信号灯安装 | 第60页 |
4.4 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五章 城市道路其它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研究 | 第61-69页 |
5.1 声屏障设置技术研究 | 第61-63页 |
5.1.1 概述 | 第61-62页 |
5.1.2 声屏障设置 | 第62-63页 |
5.2 防眩设施设置技术研究 | 第63-66页 |
5.2.1 概述 | 第63-64页 |
5.2.2 防眩设施综合对比分析 | 第64页 |
5.2.3 防眩设施设置 | 第64-66页 |
5.4 其它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研究 | 第66-68页 |
5.4.1 停车场隔离栏设置 | 第67页 |
5.4.2 施工路栏设置 | 第67页 |
5.4.3 车止石设置 | 第67-68页 |
5.4.4 栅栏设置 | 第68页 |
5.5 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六章 实例 | 第69-72页 |
结论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