兼并重组动机、模式和效益评估方法比较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2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意义和目的 | 第9-11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兼并重组动机比较研究 | 第12-18页 |
2.1 经济维度并购动机研究 | 第12-14页 |
2.2 管理维度并购动机研究 | 第14-15页 |
2.3 战略维度并购动机研究 | 第15-16页 |
2.4 我国兼并重组动机的经济学分析 | 第16-18页 |
2.4.1 福利效应 | 第16-17页 |
2.4.2 财富效应 | 第17页 |
2.4.3 就业效应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 兼并重组模式比较研究 | 第18-22页 |
3.1 国外兼并重组模式发展模式 | 第18-20页 |
3.2 我国兼并重组模式发展模式 | 第20-22页 |
第四章 兼并重组效益评估方法比较研究 | 第22-31页 |
4.1 市场研究法 | 第22-23页 |
4.2 财务数据研究法 | 第23页 |
4.3 现金流量贴现法 | 第23页 |
4.4 因子分析法 | 第23-24页 |
4.5 案例研究法 | 第24页 |
4.6 DEA分析方法 | 第24-28页 |
4.7 效益评估方法比较 | 第28-29页 |
4.8 评述和结论 | 第29-31页 |
第五章 中美产业兼并重组比较研究 | 第31-37页 |
5.1 兼并重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产业升级 | 第31-35页 |
5.1.1 美国“自上而下”产业链在于调整结构 | 第31-33页 |
5.1.2 我国“自下而上”产业链依赖政府推动 | 第33-35页 |
5.2 中美兼并重组的模式比较 | 第35-36页 |
5.2.1 美国从内容出发的整合模式 | 第35页 |
5.2.2 中国从渠道出发的整合模式 | 第35-36页 |
5.3 中美兼并重组的效益启示 | 第36-37页 |
第六章 对我国兼并重组理论的政策建议 | 第37-39页 |
6.1 规范政府行为 | 第37页 |
6.2 加强产业维度转变与集团化运作 | 第37-38页 |
6.3 加强创新管理机制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