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中英文缩写词 | 第10-12页 |
文献综述 | 第12-25页 |
引言 | 第25-26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6-34页 |
1.1 大豆抗原蛋白断奶仔猪致敏模型的建立 | 第26-29页 |
1.1.1 试验材料、试验动物及试验仪器 | 第26-27页 |
1.1.2 试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 | 第27-28页 |
1.1.3 饲养管理 | 第28页 |
1.1.4 取材 | 第28-29页 |
1.2 大豆抗原蛋白致敏断奶仔猪血清中IgE、IgG及其亚类的检测 | 第29页 |
1.2.1 试验试剂、试验仪器 | 第29页 |
1.2.2 检测指标及方法 | 第29页 |
1.3 大豆抗原蛋白对仔猪小肠肠道黏膜ZO-1 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1.3.1 试验试剂、试验仪器 | 第29-30页 |
1.3.2 石蜡切片的制作 | 第30页 |
1.3.3 载玻片预处理 | 第30页 |
1.3.4 一抗最佳稀释浓度的确定 | 第30页 |
1.3.5 两步法染色 | 第30-31页 |
1.4 仔猪肠道紧密连接ZO-1mRNA表达量的检测 | 第31-33页 |
1.4.1 试验材料与试剂 | 第31页 |
1.4.2 主要试验仪器 | 第31页 |
1.4.3 引物设计 | 第31页 |
1.4.4 从组织中提取总RNA | 第31-32页 |
1.4.5 ZO-1 基因的反转录扩增 | 第32-33页 |
1.4.6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| 第33页 |
1.4.7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| 第33页 |
1.5 数据处理 | 第33-34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53页 |
2.1 大豆抗原蛋白对仔猪血清中IgE、IgG及其亚类的影响 | 第34-38页 |
2.1.1 仔猪血清中IgE水平的变化 | 第34-35页 |
2.1.2 仔猪血清中总Ig G水平的变化 | 第35页 |
2.1.3 仔猪血清中IgG1水平的变化 | 第35-36页 |
2.1.4 仔猪血清中IgG2水平的变化 | 第36-37页 |
2.1.5 仔猪血清中IgG3水平的变化 | 第37-38页 |
2.1.6 仔猪血清中IgG4水平的变化 | 第38页 |
2.2 仔猪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-1 的表达 | 第38-45页 |
2.3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| 第45-53页 |
2.3.1 RNA提取产物 | 第45-46页 |
2.3.2 SYBR GreenⅡ real-time 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| 第46页 |
2.3.3 标准曲线的建立 | 第46-47页 |
2.3.4 熔解曲线分析 | 第47-49页 |
2.3.5 仔猪肠道紧密连接ZO-1 mRNA表达量结果 | 第49-53页 |
3.讨论 | 第53-56页 |
3.1 IgE、IgG及其亚类在 7S和 11S引起断奶仔猪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| 第53-54页 |
3.2 7S和 11S对断奶仔猪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-1 表达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3.3 7S和 11S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4 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7页 |
附录 | 第67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