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1 引言 | 第11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4-22页 |
2.1 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定价文献综述 | 第14-17页 |
2.1.1 国外定价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2.1.2 国内定价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2.1.3 文献评述 | 第16-17页 |
2.2 提前偿付行为文献综述 | 第17-19页 |
2.2.1 国外提前偿付行为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2.2.2 国内提前偿付行为的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2.2.3 文献评述 | 第19页 |
2.3 违约行为文献综述 | 第19-22页 |
2.3.1 国外违约行为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2.3.2 国内违约行为的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2.3.3 文献评述 | 第21-22页 |
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理论 | 第22-28页 |
3.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含义 | 第22页 |
3.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三大原理 | 第22-24页 |
3.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主要参与者 | 第24-26页 |
3.4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| 第26-28页 |
4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分析 | 第28-36页 |
4.1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发展现状 | 第28-29页 |
4.2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现状 | 第29-30页 |
4.3 建元2005-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案例分析 | 第30-36页 |
4.3.1 建元2005-1MBS资产池概况 | 第31-32页 |
4.3.2 建元2005-1MBS的交易结构 | 第32-33页 |
4.3.3 建元2005-1MBS的信用增级 | 第33-34页 |
4.3.4 建元2005-1MBS的票面利率 | 第34-36页 |
5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定价的理论分析 | 第36-43页 |
5.1 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定价的影响因素 | 第36-39页 |
5.1.1 提前偿付行为 | 第36-38页 |
5.1.2 违约行为 | 第38-39页 |
5.1.3 利率因素 | 第39页 |
5.2 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定价方法 | 第39-42页 |
5.2.1 静态现金流折现法 | 第39-40页 |
5.2.2 静态利差法 | 第40-41页 |
5.2.3 期权调整利差法 | 第41-42页 |
5.3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定价方法的选择 | 第42-43页 |
6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定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43-60页 |
6.1 我国提前偿付行为的实证分析 | 第43-53页 |
6.1.1 提前偿付行为的度量 | 第43-44页 |
6.1.2 我国提前偿付模型的实证分析 | 第44-53页 |
6.2 我国违约行为的实证分析 | 第53-58页 |
6.3 静态利差的估计 | 第58-60页 |
7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模拟定价 | 第60-63页 |
7.1 未来各期现金流量的测算 | 第60-61页 |
7.2 折现率的确定 | 第61-62页 |
7.3 证券价格的计算 | 第62-63页 |
8 结论与不足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附录 | 第69-12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