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炉喷吹中煤粉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8-25页 |
1.1 钢铁生产现状 | 第8-9页 |
1.2 高炉炼铁工艺简介 | 第9-11页 |
1.3 高炉喷煤的出现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3.1 高炉喷煤的出现 | 第11页 |
1.3.2 高炉喷煤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4 高炉喷吹过程中煤粉燃烧 | 第13-15页 |
1.4.1 煤粉燃烧特点 | 第13-14页 |
1.4.2 提高煤粉燃烧性能的途径 | 第14-15页 |
1.5 高炉喷吹煤燃烧过程数值模拟进展 | 第15-17页 |
1.6 高炉回旋区的形成及形状预测 | 第17-21页 |
1.6.1 回旋区形成 | 第17-19页 |
1.6.2 回旋区形状预测 | 第19-21页 |
1.7 FLUENT 软件概述与运用 | 第21-23页 |
1.7.1 FLUENT 软件概述 | 第21-22页 |
1.7.2 FLUENT 软件运用 | 第22页 |
1.7.3 FLUENT 求解步骤 | 第22-23页 |
1.8 课题研究 | 第23-25页 |
第2章 高炉喷吹煤粉过程数学模型建立 | 第25-33页 |
2.1 流体力学控制基本方程 | 第25-26页 |
2.2 气-固两相湍流流动数学方程 | 第26-28页 |
2.3 煤粉燃烧数学模型 | 第28-30页 |
2.4 两相辐射传热模型 | 第30-31页 |
2.5 模型验证 | 第31-32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高炉喷吹煤粉燃烧过程模拟结果 | 第33-56页 |
3.1 物理模型 | 第33页 |
3.2 边界条件 | 第33-35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5-39页 |
3.3.1 气-固两相流场分布 | 第35-37页 |
3.3.2 气相温度及组分分布 | 第37-39页 |
3.4 工艺参数对喷吹煤燃烧过程的影响 | 第39-54页 |
3.4.1 富氧率对喷吹煤燃烧过程的影响 | 第39-44页 |
3.4.2 烟煤配比对喷吹煤燃烧过程的影响 | 第44-49页 |
3.4.3 煤粉粒度分布对喷吹煤燃烧过程的影响 | 第49-5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4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4.1 结论 | 第56-57页 |
4.2 展望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3-64页 |
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