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体育论文

构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英文摘要第4页
目录第5-7页
1 前言第7-12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7-8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页
    1.3 概念界定第8-9页
    1.4 构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走进发展性课程评价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.1 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.2 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功能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.3 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内容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课堂教学评价第11-12页
2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2.1 文献资料法第12页
    2.2 问卷调查法第12页
    2.3 专家访谈法第12-13页
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13-26页
    3.1 构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基本理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评价主体互动化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评价内容多元化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评价过程动态化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与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区别第13-14页
    3.2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特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体现民主协商精神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关注目标的非预期效应和效果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注重评价标准及角度的多元化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强调评价过程的周期性第15页
    3.3 构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第1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形式的选择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1 专家与同行评课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2 教师与学生自评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内容的确定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1 教师自评与他评标准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2 学生评课标准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方法的确定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 即时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2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3 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 1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的组织实施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4.1 教育管理者的共识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4.2 全社会的认同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4.3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第25-26页
4 结论第26-27页
注释第27-29页
参考文献第29-31页
附表第31-34页
后记第34-35页

论文共3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实施《新课标》长春市中学体育教师角色转换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
下一篇: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在高校教职工薪酬管理系统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