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1.5 论文结构 | 第12-16页 |
第2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6-30页 |
2.1 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| 第16-19页 |
2.1.1 文献检索范围分析 | 第16页 |
2.1.2 相关文献情况分析 | 第16-17页 |
2.1.3 学术趋势分析 | 第17-19页 |
2.2 保修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9-22页 |
2.2.1 保修的定义 | 第20页 |
2.2.2 保修策略的分类 | 第20-22页 |
2.2.3 保修问题的其他研究 | 第22页 |
2.3 预防性维护相关研究综述 | 第22-25页 |
2.3.1 预防性维护定义 | 第23页 |
2.3.2 预防性维护研究分类 | 第23-24页 |
2.3.3 预防性维护的其他研究 | 第24-25页 |
2.4 维修、维护改善程度相关研究 | 第25-26页 |
2.5 有文献的贡献与不足 | 第26-28页 |
2.5.1 主要贡献 | 第26-27页 |
2.5.2 不足之处 | 第27页 |
2.5.3 对本文研究问题的启示 | 第27-28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用户在保修期内实施预防性维护的策略 | 第30-40页 |
3.1 总成本模型建立 | 第30-38页 |
3.1.1 参数设定 | 第31-32页 |
3.1.2 模型假设 | 第32页 |
3.1.3 模型构建及推导 | 第32-38页 |
3.2 最优维护周期求解方法 | 第38-39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用户在保修期内不实施预防性维护的策略 | 第40-52页 |
4.1 总成本模型建立 | 第40-45页 |
4.1.1 参数设定 | 第41页 |
4.1.2 模型构建及推导 | 第41-45页 |
4.2 最优维护周期求解方法 | 第45-46页 |
4.3 策略比较分析 | 第46-50页 |
4.3.1 两策略比较 | 第46-48页 |
4.3.2 主要参数对K’影响趋势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5章 算例分析 | 第52-60页 |
5.1 实例验证 | 第52-54页 |
5.2 各参数对总成本影响趋势分析 | 第54-58页 |
5.2.1 故障维修单位成本对用户总成本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5.2.2 预防性维护成本系数a对用户总成本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5.2.3 故障率上限M对用户总成本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5.2.4 预防性维护强度对用户总成本的影响 | 第58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6.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| 第60页 |
6.2 进一步研究方向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