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面向物联网的多层次无线感知识和识别系统

致谢第1-6页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1页
目录第11-15页
图目录第15-17页
表目录第17-18页
第1章 绪论第18-27页
   ·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8-20页
   ·物联网设计中几个关键问题第20-24页
     ·通信协议第20-21页
     ·仿真平台和仿真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感知节点和网络服务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视频传感的编解码第23-24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第24-27页
第2章 基于多层次无源RFID系统的物联网通信协议第27-86页
   ·无源超高频RFID标准概况第27-36页
     ·EPC第1代系列标准第27-30页
     ·EPC第1类第2代标准第30-35页
     ·基于无源RFID系统的物联网第35-36页
   ·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设计第36-43页
     ·反射调制第36-38页
     ·读写器之间的防冲突算法第38-41页
     ·标签之间的防冲突算法第41-43页
   ·基于TH-PPM UWB调制的协议设计和优化第43-55页
     ·TH-PPM UWB简介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多层次不对称的网络结构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基于不对称连接的协议设计第46-50页
     ·正交TH序列数目和读写器数目的优化第50-53页
     ·性能分析和比较第53-55页
   ·基于CDMA多址方式的协议设计和优化第55-84页
     ·CDMA简介第55-56页
     ·CDMA应用在无源RFID系统的限制和挑战第56-58页
     ·CDMA接收机的比较和选择第58-62页
     ·PN码的比较和选择第62-66页
     ·基于CDMA和DFSA的协议设计第66-70页
     ·系统性能的理论分析第70-79页
     ·标签数目的估算和帧长度的调整第79-81页
     ·PN码长度和读写器数目的优化第81-82页
     ·性能分析和比较第82-8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4-86页
第3章 面向物联网的仿真平台和仿真方法第86-116页
   ·仿真平台简介第86-91页
     ·NS-2第86-87页
     ·OPNET第87页
     ·OMNeT++第87-88页
     ·MATLAB第88-89页
     ·各种仿真平台的比较第89-91页
   ·基于OMNeT++的多个网络标准的同时仿真第91-101页
     ·网络标准和物联网的组成第91页
     ·协议栈划分和多无线电模块第91-93页
     ·多个网络标准的仿真实例第93-101页
   ·联合仿真第101-105页
     ·MATLAB和网络仿真平台的联合仿真第101页
     ·基于MATIAB和NS-2的联合仿真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·基于MATLAB和OPNET的联合仿真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·现有的联合仿真平台的不足第104-105页
   ·COSMO:基于MATLAB和OMNeT++的联合仿真第105-115页
     ·COSMO的优点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基于COSMO的仿真设计流程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·基于COSMO的仿真实例第107-11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5-116页
第4章 无线感知节点的硬件设计和网络服务第116-130页
   ·无线感知节点的硬件设计第116-119页
     ·无线感知节点的硬件组成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·面向应用的元件选择第117-119页
   ·信息采集和网络服务第119-122页
     ·几种网络标准的比较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·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需求第120-122页
   ·用于新鲜食物物流中的物联网设计第122-129页
     ·设计需求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·网络布局和系统构成第123-126页
     ·主节点和辅助节点的硬件组成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·网络管理软件的设计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·系统实现第128-12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9-130页
第5章 面向视频传感编解码的插值加速器设计第130-142页
   ·视频传感物联网简介第130页
   ·视频标准中的插值算法第130-134页
     ·H.264/AVC中的1/4像素插值算法第130-132页
     ·AVS中的1/4像素插值算法第132-133页
     ·插值算法的特征第133-134页
   ·可编程插值加速器设计第134-140页
     ·加速器的指令体系结构第134-135页
     ·加速指令集设计第135-136页
     ·程序实例第136-139页
     ·性能和结果分析第139-14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40-142页
第6章 总结与展望第142-145页
   ·论文总结第142-144页
   ·未来的研究方向展望第144-145页
参考文献第145-154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/录用的学术论文第154-155页

论文共1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脐橙表面缺陷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
下一篇:京剧脸谱数字化建模与绘制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