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劳动法论文

我国劳动关系失衡法律规制问题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引言第9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重点、难点和创新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重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难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创新点第12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2 劳动关系基本问题探讨第13-15页
    2.1 劳动关系的概念和认定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劳动关系的概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第14页
    2.2 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第14-15页
3 劳动关系失衡的表现和成因第15-22页
    3.1 我国劳动关系失衡的表现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劳动报酬方面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劳动标准执行和劳动保护方面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劳动者社会保障和民主参与方面第18-19页
    3.2 我国劳动关系失衡成因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劳动力市场化对劳资双方力量对比的影响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用人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影响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强资本弱劳动经济格局的影响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工会组织不健全的影响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劳动者维权成本高加剧失衡第21-22页
4 我国劳动关系失衡法律规制现状及不足第22-31页
    4.1 我国劳动关系法律规制现状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劳动法律法规确定最低劳动标准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集体合同规定强化民主权利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劳动合同规定强调个人意志第24-25页
    4.2 我国劳动关系失衡法律规制的不足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不同劳动法律规范之间存在冲突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集体合同的立法层次不高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劳动合同制度的缺陷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劳动行政监督检查不到位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政府过度介入劳动关系第29页
    4.3 我国劳动关系失衡法律规制必要性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然要求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劳动人权需要法律保障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规制违法用工行为的需要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规制劳动力市场缺陷的需要第31页
5 国外劳动关系失衡协调制度及借鉴第31-35页
    5.1 瑞典和日本的集体协商制度第31-32页
    5.2 德国劳资合作共决制度第32-33页
    5.3 我国解决劳动关系失衡问题的借鉴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集体协商制度的借鉴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保障劳动者民主参与的借鉴第34-35页
6 促使我国劳动关系趋于平衡的法律规制建议第35-41页
    6.1 梳理劳动关系立法规范第35-36页
    6.2 完善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尽快制定单行集体合同法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重构工会集体谈判职能第36-37页
    6.3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及实施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第37-38页
    6.4 健全劳动行政监督检查制度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落实劳动标准的监督执行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加强劳动监督检查部门独立性第38-39页
    6.5 政府对劳动关系失衡应适当介入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改善劳动关系失衡需要政府介入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平衡劳动关系政府介入应有度第39-41页
结语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5页
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45-46页
致谢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律规制研究
下一篇: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--基于创造性毁灭假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