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会保障性公共服务外包实践分析--对南京市鼓楼区公共服务外包实践的思考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·国内外公共服务外包研究现状 | 第8-12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性公共服务的概念界定 | 第13-15页 |
·公共服务、纯公共服务与准公共服务的概念界定 | 第13页 |
·社会保障性公共服务的概念界定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社会保障性公共服务外包实施背景 | 第15-21页 |
·从社会发展层面来看 | 第15-17页 |
·传统模式制约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 | 第15-16页 |
·低水平的公共服务水平不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 | 第16页 |
·专业化、职业化进程缺少外在驱动力 | 第16-17页 |
·从政府层面来看 | 第17-18页 |
·政府面临着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关口 | 第17页 |
·财政压力是寻求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内在驱动力 | 第17-18页 |
·从社会组织层面来看 | 第18-19页 |
·注册困境 | 第18页 |
·资金困境 | 第18-19页 |
·信任困境 | 第19页 |
·从社会公众层面来看 | 第19-21页 |
·公共服务数量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| 第19页 |
·公共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居民要求 | 第19-20页 |
·公共服务对接错位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可行性研究 | 第21-26页 |
·社会保障性公共服务外包的理论依据 | 第21-22页 |
·公共经济学基本理论 | 第21页 |
·公共选择理论 | 第21页 |
·制度分析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 | 第22页 |
·社会保障性公共服务外包的现实依据 | 第22-26页 |
·社会层面 | 第22-23页 |
·政府层面 | 第23-24页 |
·社会组织层面 | 第24-25页 |
·公众层面 | 第25-26页 |
第4章 鼓楼区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 | 第26-33页 |
·推行社会化养老服务 | 第26-29页 |
·民营公助——居家养老服务网的创建 | 第26-28页 |
·"租巢引凤"——金康老年护理中心 | 第28-29页 |
·开通96180生活服务求助热线 | 第29-30页 |
·其他领域的公共服务外包实践 | 第30-33页 |
·推进城市环卫体制改革 | 第31页 |
·推动农贸市场管理市场化 | 第31-33页 |
第5章 外包实践的探析——成效与问题 | 第33-44页 |
·鼓楼区社会保障性公共服务外包的成效 | 第33-39页 |
·从社会效益层面来看 | 第33-34页 |
·从政府层面来看 | 第34-35页 |
·从社会组织层面来看 | 第35-36页 |
·从公众层面来看 | 第36-39页 |
·社会保障性公共服务外包实践中的内外困境 | 第39-44页 |
·客观层面的外在困境 | 第39-41页 |
·操作层面的内在困境 | 第41-44页 |
第6章 社会保障性公共服务外包政策建议 | 第44-55页 |
·政府层面:形成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外包体系 | 第44-52页 |
·根据社会发展条件动态选择外包具体模式 | 第44-46页 |
·建立竞争性独立关系外包模式 | 第46页 |
·合理划分外包领域,构建有限外包 | 第46-49页 |
·构建有管制的公共服务外包 | 第49-50页 |
·建立公共服务外包的评估体系 | 第50-51页 |
·规范公共服务购买流程 | 第51页 |
·合理划分公共财政,将社会组织管理经费纳入支付 | 第51页 |
·政府部门明确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 | 第51-52页 |
·社会组织层面:创造内外在条件 | 第52页 |
·创造条件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壮大 | 第52页 |
·政府要强化社会组织的内在发展意识 | 第52页 |
·社会公众层面:公民参与、自主选择与权利意识 | 第52-55页 |
·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,建立社区参与和反馈机制 | 第52-53页 |
·建立全方位的社会监督机制 | 第53-54页 |
·加强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教育 | 第54-55页 |
结语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