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3页 |
1 引言 | 第14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6-21页 |
1.2.1 离任审计的有关文献 | 第16-18页 |
1.2.2 资源环境审计的有关文献 | 第18-19页 |
1.2.3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有关文献 | 第19-20页 |
1.2.4 文献评述 | 第20-21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21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21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1.4 论文基本框架 | 第21-22页 |
2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概述 | 第22-30页 |
2.1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概念 | 第22-23页 |
2.1.1 自然资源资产的界定 | 第22页 |
2.1.2 离任审计的定义 | 第22-23页 |
2.1.3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涵 | 第23页 |
2.2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特征 | 第23-25页 |
2.2.1 审计数据分析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 | 第24页 |
2.2.2 审计关注重点取决于自然资源属性 | 第24-25页 |
2.2.3 审计实施效果依赖于生态环保制度 | 第25页 |
2.3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其他类型审计的关系 | 第25-26页 |
2.3.1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关系 | 第25-26页 |
2.3.2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资源环境审计的关系 | 第26页 |
2.4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基础 | 第26-30页 |
2.4.1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| 第26-28页 |
2.4.2 产权理论 | 第28-29页 |
2.4.3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9-30页 |
3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| 第30-43页 |
3.1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现状 | 第30-33页 |
3.1.1 多部门协同开展审计工作 | 第30页 |
3.1.2 各地区积极探索审计重点 | 第30-31页 |
3.1.3 审计实施效果逐渐凸显 | 第31-33页 |
3.2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9页 |
3.2.1 资产负债表仍在探索,审计证据可靠性难保证 | 第33-36页 |
3.2.2 审计评价体系不统一,自然资源资产绩效审计受阻 | 第36-37页 |
3.2.3 自然资源资产责任难界定,审计公正性受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2.4 审计独立性不高,审计公信力受挑战 | 第38页 |
3.2.5 体制机制不协调,审计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| 第38-39页 |
3.2.6 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,社会监督作用有限 | 第39页 |
3.3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| 第39-43页 |
3.3.1 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复杂,审计机关无法摸清“家底” | 第39-40页 |
3.3.2 自然资源资产具有外部性,审计评价指标难以量化 | 第40页 |
3.3.3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不明晰,产权主体权责利不对等 | 第40-41页 |
3.3.4 行政体系多重代理冲突,审计独立性受影响 | 第41页 |
3.3.5 激励监督机制不完善,审计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| 第41-42页 |
3.3.6 审计公告信息不对称,社会公众参与程度低 | 第42-43页 |
4 浙江省湖州市A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经验借鉴 | 第43-50页 |
4.1 浙江省湖州市A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概况 | 第43-46页 |
4.1.1 审计背景 | 第43页 |
4.1.2 审计重点 | 第43页 |
4.1.3 审计过程 | 第43-44页 |
4.1.4 审计结果 | 第44-46页 |
4.2 浙江省湖州市A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经验总结 | 第46-47页 |
4.2.1 不断拓展审计人力资源 | 第46页 |
4.2.2 努力创新审计技术方法 | 第46-47页 |
4.2.3 持续完善审计问责机制 | 第47页 |
4.3 浙江省湖州市A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经验借鉴 | 第47-50页 |
4.3.1 明确审计目标,突出审计重点 | 第48页 |
4.3.2 整合审计资源,实施同步审计 | 第48-49页 |
4.3.3 以问题为导向,深入审计调查 | 第49页 |
4.3.4 定性与定量结合进行审计评价 | 第49-50页 |
5 完善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策 | 第50-56页 |
5.1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,夯实离任审计实施基础 | 第50-51页 |
5.1.1 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,提高审计信息可靠性 | 第50页 |
5.1.2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,探索报表审计模式 | 第50页 |
5.1.3 制定自然资源会计准则,提供审计专业判断标准 | 第50-51页 |
5.2 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保护,促进自然资源绩效离任审计 | 第51-52页 |
5.2.1 明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关系,界定责任主体范围 | 第51页 |
5.2.2 健全产权交易市场机制,构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| 第51-52页 |
5.2.3 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法规,提供审计制度保障 | 第52页 |
5.3 推动审计队伍建设,改善离任审计效率效果 | 第52-54页 |
5.3.1 加强审计人才培育,提升审计人员胜任能力 | 第52-53页 |
5.3.2 完善我国政府审计体制,提高审计机关独立性 | 第53页 |
5.3.3 利用联动机制实施审计,强化审计资源整合 | 第53-54页 |
5.4 完善审计问责机制,合理运用离任审计结果 | 第54-56页 |
5.4.1 严格执行政绩考核办法,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| 第54页 |
5.4.2 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,拓宽社会公众参与途径 | 第54页 |
5.4.3 追踪调查审计整改事项,建立生态责任终身追究制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