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12-14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4-26页 |
1.1 钢浇铸技术的发展概况 | 第14-15页 |
1.2 影响连铸铸坯表面质量和工艺顺行的关键问题 | 第15-17页 |
1.3 数学物理模拟技术在连铸中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1.4 连铸结晶器内钢液行为的数值模拟 | 第18-24页 |
1.4.1 结晶器中传输现象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1.4.2 结晶器内流场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1.4.3 结晶器内温度场和凝固壳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| 第22-24页 |
1.5 数值模拟软件的发展 | 第24页 |
1.6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| 第24-26页 |
2 结晶器内钢液行为分析 | 第26-35页 |
2.1 结晶器流动现象分析 | 第26-29页 |
2.1.1 结晶器内流场的假设及其依据 | 第27-28页 |
2.1.2 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基本状况与模型的基本要求 | 第28-29页 |
2.2 结晶器传热现象分析 | 第29-35页 |
2.2.1 结晶器内坯壳形成 | 第29-30页 |
2.2.2 结晶器的传热机理 | 第30-35页 |
3 数值模型的建立 | 第35-50页 |
3.1 结晶器内钢液流动数学模型描述 | 第35-41页 |
3.1.1 控制方程 | 第35-36页 |
3.1.2 运动源项的处理 | 第36-38页 |
3.1.3 边界条件的处理 | 第38-41页 |
3.2 结晶器内钢液凝固传热数学模型描述 | 第41-44页 |
3.2.1 建立模型的假设条件 | 第41-42页 |
3.2.2 控制方程 | 第42页 |
3.2.3 热源项与参数的处理 | 第42页 |
3.2.4 固相体积分数的定义 | 第42-43页 |
3.2.5 有效导热系数的确定 | 第43页 |
3.2.6 初始及边界条件 | 第43-44页 |
3.3 模型的求解 | 第44-50页 |
3.3.1 ANSYS 简介 | 第44-45页 |
3.3.2 ANSYS 软件在CAE 市场的地位 | 第45页 |
3.3.3 ANSYS 软件的主要特点 | 第45-46页 |
3.3.4 ANSYS 软件中的FLOTRAN CFD 产品 | 第46-47页 |
3.3.5 FLOTRAN 分析的主要步骤 | 第47-50页 |
4 流场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50-65页 |
4.1 模型求解条件 | 第50页 |
4.2 方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场的基本特征 | 第50-52页 |
4.3 涡流形成的机理分析 | 第52-54页 |
4.4 流场计算结果的验证 | 第54-55页 |
4.5 结晶器流场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6 影响流场因素分析 | 第57-65页 |
4.6.1 拉速对流场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4.6.2 水口浸入深度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4.6.3 铸坯断面尺寸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4.6.4 水口内径大小对流场的影响 | 第62-65页 |
5 凝固传热计算结果验证与分析 | 第65-76页 |
5.1 铸坯表面热流的确定 | 第65-66页 |
5.2 模型的验证 | 第66-70页 |
5.3 结晶器内温度场及其影响因素 | 第70-76页 |
5.3.1 结晶器内温度分布 | 第70-73页 |
5.3.2 影响结晶器内温度分布的因素 | 第73-76页 |
结论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导师简介 | 第83-8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4-85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85页 |